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治疗方法,分别以氧气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进行治疗,为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氧气雾化吸入组(氧气)组与超声雾化组(超声组)各60例,两组雾化药物及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氧气组/体征改善时间较超声组显著缩短(P<,P<)。两组雾化吸入中HR、RR较雾化前显著增快(均P<),超声组雾化吸入中SpO2较雾化吸入前、吸入后1h显著降低(均P<);氧气组雾化治疗不良反应如哭闹、治疗中止发生率显著低于超声组(均P<)。结论: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刺激性小,患儿耐受性好,适用于呼吸道疾病治疗。
【关键词】儿童支气管肺炎;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223-01
药物雾化吸入是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雾化装置使怯痰药、抗感染药、支气管扩张剂等药液产生理想的气溶胶雾粒,经患儿呼吸而沉降于下呼吸道,可使谈液稀释而易于排出,解除呼吸道痉挛,使气道通畅而改善通气功能,临床应用疗效显著【1】。目前儿科临床常用的雾化吸入方式有超声雾化吸入和氧气雾化吸入法,两种方法各有优劣,临床使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笔者在临床上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观察与分析,总结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且需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肺炎(包括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0例,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3个月至2岁,±。入院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听诊有痰鸣音。将患儿随机分为超声雾化组(超声组)和氧气雾化组(氧气组)各6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具有可比性。
方法
雾化吸入法所选120例患儿在抗感染、平喘、止咳等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雾化吸入,两组雾化吸入药物均为α―、、,加入到生理盐水10ml中混匀。氧气组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氧流量6―8L/min;超声组进行超声雾化吸入,吸入气流调节为小雾量。两组每次雾化吸入时间为10min,4次/d,连续3d,均于患儿安静时用面罩行雾化吸入,采用的体位均为坐位或半卧位,经专门培训的护理人员完成操作,雾化吸入后及时吸痰。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儿雾化吸入前5min、雾化吸入中及雾化吸入后1h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②记录雾化吸入过程中患儿哭闹、咳嗽、唇周发绀及中止治疗的发生情况;③比较两组患儿雾化吸入后咳嗽明显减轻、呼吸困难消失及肺部痰鸣音消失的时间。
、x2检验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2 结果
两组患儿雾化吸入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见表1。
3 讨论
超声雾化吸入和氧气雾化吸入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气溶
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与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