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毀滅與拯救
一、地球在現代的毀滅
我認為,地球的「生態危機」乃是現代「科技文明」本身的危機。現代世界的大計劃將告破產。因此,這裏牽涉的不僅是像教宗約翰保祿二世所說的「道德危機」,而且是更深的宗教危機,也就是西方人的信仰危機。在本文的第二部份中,我將從西方世界的宗教傳統中列舉出三個面向,好讓科技文明從毀滅地球走向拯救地球的傷害並與地球調和一致的路徑。
二、現代世界的宗教危機
自從文藝復興以來,上帝在西歐逐漸單面地被理解成「全能者」。全能乃是上帝最重要的屬性:上帝是主,世界屬於祂,而且祂可以照祂的旨意對待這世界。祂是絕對的主體,世界是祂治理下被動的客體。在西方的傳統中,上帝愈來愈退到超驗的層次,而世界被理解成純然的現世。上帝被理解成不在這世界上,因此這世界也可以被理解成沒有上帝。世界失去了上帝創造它時的奧秘性,即「世界魂」,因此可以在科學上「被解除了魔咒」。
既然人是上帝在地上的肖像,他就必須十分相應地將自己理解成統治者,即知識和意志的主體,他必須將世界當成被動的客體,並加以征服。因為,他唯有治理大地才能和上帝-世界的主-相符應。正如上帝是世界的主,全世界都屬於祂,因此人必須努力成為世界的主人和擁有者,以證明他是上帝的肖像。人要和上帝相似,不是透過良善和真理,也不是透過忍耐和慈愛,而是透過力量和宰制。因此,培根以他那個時代的自然科學自詡:「知識就是力量」,而且人類透過他對自然的干預,再度塑造上帝的肖像。笛卡爾在他的方法論中表示,科技使人成為「自然的主人和擁有者」。
如果我們參考一位西雅圖印第安酋長在1855年的控訴詞,就可以明瞭我們走偏了多遠:「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對我的族人而言都是神聖的,每一根閃爍的松針,每一片沙灘,森林中的濃霧...高聳入雲的巨石、如茵的草地、小馬的
- 和人的 -體溫, 它們都屬於同一個家庭。」
因此,我們今天面對一個關鍵性的問題:究竟自然是我們的私產,我們可以對它為所欲為,還是,我們人是自然界這個大家庭的一部分,我們必須尊重它?
難道自然的毀滅不是我們和自然、我們和自己、我們和上帝的關係出現問題的後果?
在1990年1月,我們在莫斯科的全球論壇會議上所有在場的政治人物及科學家都認為,引起地球生態危機的是人類,因此人類責無旁貸。然而,就因為自由變得危險,我們便因此而再度放棄我們既得的自由?當「自然」成為我們的重擔時,「自然」再度除去我們的責任?我不認為如此。可是我們可以將前工業社會與大地保持和諧的觀念轉化成後工業社會生態文化的方案。
三、基督教關於解放大地的三個觀點
a、宇宙性的性靈
首先,必須改變的是我們的上帝觀。所謂有一位全能上帝存在的信仰觀造成世界的世俗化,並去除了自然的神秘性。我們在神學上必須做的是,再度對三一的上帝進行反省。
父、子、聖靈在一起生活,為了彼此又在彼此中生活,並且生活在人無法揣想的最高、最完美的愛的團契中:「我在父裏面,父在我裏面」,約翰福音中的耶穌如此說。如果這是真的話,那麼我們並非透過宰制和征服才和上帝一致,而是透過團契和增益彼此生命的關係。並非單獨的人這個主體是上帝在地上的肖像,而是真正的人類的團契。反映上帝的智慧
地球的毁灭与拯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