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红霉素(erythromycin) 麦迪霉素(medecamycin)
吉他霉素(kitasamycin) 交沙霉素(josamycin)
乙酰螺旋霉素(acetylspiramycin)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
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1、抗菌作用:抗菌谱较广(与青霉素比),为抑菌药
作用机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与细菌核蛋白体的50s亚基结合,抑制转肽作用和抑制信息核糖核酸(mRNA)的移位,从而阻碍了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而起到抑菌的作用。
2、体内过程:与青霉素G大致相似。
①剂型:红霉素(erythromycin)在酸性条件下易被破坏,碱性条件下抗菌作用增强,为避免口服时受胃酸的破坏,而制成肠溶片或包肠溶膜或制成酯类及酯化合物的盐类,如红霉素肠溶片等和可供静脉滴注的乳糖酸红霉素(erythromycin lactobionate)等。
②分布:广泛分布至各种组织与体液中,可通过胎盘屏障,但难以透过血脑屏障。
③代谢与排泄:经肝脏代谢,经胆汁排泄,存在肝肠循环,仅少量经肾排泄。
3、耐药性:同类不完全交叉耐药,与b-内酰胺类无交叉耐药。
细菌耐药机制:
产生灭活酶
靶位结构的改变
细菌对药物通透性下降是耐药的主要原因
4、临床应用:呼吸道感染(替代)、软组织感染
①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轻、中度金葡菌感染及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但作用不及青霉素,而且易产生耐药性,但停药数月后,细菌又可恢复对其的敏感性。
②用于其他G+球菌如肺炎球菌所致的大叶肺炎,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急性中耳炎或鼻窦炎。
③可作为治疗军团菌病、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或肠炎、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婴儿肺炎及结肠炎、白喉带菌者的首选药;
④替代青霉素治疗炭疽、气性坏疽、放线菌病、梅毒等。
5、不良反应:毒性低,不良反应少见。
①口服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②静注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③引起肝损。
④口服引起伪膜性肠炎。
红霉素(erythromycin) 代表药
①不耐酸、口服需用肠溶片及酯类化合物
②广泛分布于组织、体液中
③难通过血脑屏障临床应用:呼吸道感染、软组织感染幽门螺杆菌肠炎、支原体肺炎
④不良反应:局部刺激性、肝损害、伪膜性肠炎
⑤主要经肝代谢,胆汁排泄
新一代大环内酯类特点
①对流感菌、卡他莫拉菌、淋球菌作用增强
②对支原体、衣原体等作用明显增强
③耐酸、生物利用度高、血药浓高、t1/2延长
阿奇霉素
①化学结构:是15元环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②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对肺炎支原体的作用是本类药物中最强的,对流感杆菌、淋球菌、弯曲菌的作用较强,对厌氧菌作用与红霉素相仿,对金葡菌、肺炎球菌、链球菌的作用弱于红霉素。
③临床应用:敏感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感染。
④体内过程:口服吸收,分布广泛,组织浓度远高于血浓度,大部分原形自胆汁排泄,小部分自尿液排泄。
罗红霉素
①化学结构:是14元环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②抗菌谱:对G+菌和厌氧菌作用与红霉素相似, 对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有较强的作用,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