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微地活,无私地爱
[摘要] 在现当代文学长廊中,刘庆邦的煤矿题材小说可谓独树一帜,他所描写的女性形象更是不同凡响。那些形态各异的女性是枯燥的煤矿世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身上散发着独特的女性魅力与妻性光辉。
[关键词] 刘庆邦;煤矿;女性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034-2
刘庆邦创作的煤矿题材小说丰饶多姿,其叙述对象大多是在矿区生活的矿工及其家属。矿区是农村和城市的过渡地带,在这里下井的工人多是从农村来的中青年男性,也就是矿工。他们的妻子纯朴善良、顾家而又勤劳,是“命悬一线”的矿工们拼命劳作的动力,她们的女性光辉宛如月光,照亮了矿井的阴霾。
一、卑微者的眼泪:“美丽者们”的错误
从卧薪尝胆到荆柯刺秦,复仇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古老的主题,例如《水浒传》里复仇段落更是比比皆是,而“复仇与女性”也几乎成为一个文学原型。刘庆邦于1985年发表的短篇小说《走窑汉》也讲述了矿工们的复仇故事,却并没有落入俗套,其原因则归于一个浓墨重彩的人物――小娥。小娥的美丽是有目共睹的,小娥仅凭漂亮的外表就把马海州的心俘获了,他们在矿上度过了幸福的蜜月期,并且新婚初期“他们幸福得差不多每天都要落泪。
”这是一对令人羡慕的恩爱夫妻,他们也许会成为煤矿夫妻的代表。小娥不仅是个美丽的女性更是个勤劳质朴的妻子。在马海州坐牢期间,她“一年四季,风雪雨霜,她向自己的那一份责任田里洒着汗水,一季一季收获着庄稼。”因此当马海州劳改释放出来后,小娥拿着一个装满票子的布包来到矿上找丈夫。可当她被矿上书记张清诱奸的那刻,她的生命之光也就黯淡了,她成了丈夫心中的“一根刺”和复仇的工具,成了大家眼中的“破鞋”。
1989年刘庆邦所创作的中篇小说《家属房》似乎更说明了作家对媒矿中的女性这一群体的关注,与小娥一样,其中的主人公小艾也扮演着被侮辱的角色。《家属房》主要讲述每逢秋去冬来、农活很闲的时候,那些矿工的妻子携家带口地来煤矿上看望自己的丈夫,直到来年有农活的时候再回去。所谓家属房,其实只是矿上临时给来了家属的矿工找的一间房。秋忙之后,小艾带着孩子到了矿上找丈夫老嫖。小艾像绿幽幽的湖水,柔美而又令人心旷神怡,哪个男人见了她都会情不自禁地与她多聊几句,都觉得这样出色的“女人嫁给老嫖实在可惜”。老瓢不仅让小艾在基本家庭开支上为难,更让她没有一点精神依靠。
煤矿是男人的世界,更是当权男人们的世界。“当你自逐于群体,越来越孤绝,你也就被驱除出文化系统之外,成为不值得尊敬和不值得帮助的‘废弃物’。”女性在家属房里则成了系统外的“废弃物”。家属房是男人的舞台,更是当权者操纵的舞台。女人只不过是琳琅满目的道具,面对这些道具,男人往往异常兴奋,好像在观看一台即将上演的舞台剧。但当矿工在矿井下挥汗如雨地劳作时,他们的老婆往往受到“领导
”的觊觎,尤其是小艾和小娥这样的漂亮的女性。果不然,伪君子冯主席找到了小艾,书记张清用铁片撬开了小娥的“新房”。冯主席许诺给小艾一份工作,并且答应还会把她丈夫调到井上工作。思前想后,小艾如实赴约。就这样小艾为了“工作”轻易地接受了男权对她自尊的践踏。但小艾的“理想”再次落空,她只得到了运动会发剩下的床单和床罩,以及被运送回来的丈夫的尸体。也许以前眼泪流得太多了,在丧夫之痛和被
卑微地活,无私地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