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教学常规要求
实验中学教学常规要求
一、计划
1、教学计划是全期教学工作的总纲。学期初,教师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了解学生思想与学习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保障全期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学计划要具备以下内容:教学指导思想、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主要教学措施、教学科研活动与教学进度安排等。关于学生情况分析,主要包括对上学期学生的考试和考查结果分析,对日常观察、调查的记录分析,对学生学习动机、态度、方法、能力与知识基础的分析。通过这些分析,划分出“学有余力”、“学有困难”的学生,列出“辅差”名单。主要教学措施应具有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减轻学生课外学业负担。教学进度安排包括周次、起止月日、课题或教学内容、课时、执行及调节情况。
3、学期计划应一式两份,一份交教务处入档备查,一份自留,装订在备课本前面,以便按计划施教。
二、备课
4、备课是教学工作的主要环节之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备课、未写好教案不得进课堂。教师要逐步做到电脑备课,这对查阅参考资料、对教案的修改、对下学年的教学都有好处。
5、备课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和教材,此外也要参考《教学参考书》以及其他有关资料,还应了解学生情况。备课中要做到四个必备:①备学生。②备教法、学法。③备检测与评价。④备教学手段、教具和学具。
6、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在集体备课中,主要研究的是重点、难点的确定与突破,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教材的教法和学法,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可由个人执笔撰写教案,备课组成员共享。
7、认真编写教案。教案原则上按课时撰写,一课一案。教案的基本内容是:①课题;②教学目的(含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③重点、难点;④教学方法,教具准备;⑤教材分析;⑥教学过程;备课主要是备教学过程而不仅仅是备知识;⑦作业内容(含课堂练习、课外作业);⑧板书设计(突出重点、简明扼要、书写规范)。
8、提倡教师写教学后记和教学反思。(1\3以上的教案必须要有教学后记)
三、上课
9、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电化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打造精品课堂,探究负担轻,质量高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0、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温习教案,理清思路,准备好教具和辅助用品。
11、每一堂课应达到下列要求:①目的明确;②讲授正确;③重点突出;④难点突破;⑤指导学法,学生参与;⑥讲练结合;⑦提高效率;⑧科学安排课堂教学各部分时间。
12、课堂上教师举止文明,穿着大方,仪表端庄,严格执行教师道德行为规范。
13、教师必须维持课堂纪律,认真组织教学,除非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停学生课,不得让学生整堂罚站,正点上课不迟到,按时下课不拖堂。
14、坚持启发式,废止注入式。克服满堂灌、照本宣科等现象。课堂教学的主旨是突出研究方法,重研究过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讲授的语言做到精炼、明白、生动、流畅、使用普通话。板书条理清晰,板书板画工整美观,尽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15、加强练习。习题要精心选择和设计,既要有模仿练习,又应有变式训练和综合训练,有实验(实习)的科目要加强
实验中学教学常规要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