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方法:对我院门诊确诊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260例婴幼儿进行病因分析。结果: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与婴幼儿辅食添加情况直接相关。结论:针对引起发病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是关键。
【关键词】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病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64-02
婴幼儿贫血是小儿常见病,在我国是婴幼儿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其中大部分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现将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的260例婴幼儿发病情况的调查及相关病因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为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确诊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婴幼儿。
:对确诊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260例婴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参照全国小儿血液病学术会议关于小儿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分度标准。
2 结果
发病情况:确诊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260例婴幼儿中男126例,女134例,1岁以下151例,1―2岁93例,2―3岁16例。轻度贫血182例,占70%,中度贫血78例,占30%。
发病原因:确诊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260例婴幼儿中,辅食添加晚的80例,%;辅食添加不合理的60例,%;辅食添加较困难的36例,%;挑食、偏食的34例,%;慢性迁延性腹泻的31例,%;其他原因引起的19例,%。大多数患儿家长缺乏科学营养知识,有的家长婴儿6个月后不给添加辅食认为母乳足够,没有必要添加辅食,或者不知道添加辅食的月龄,有的家长懂得6个月应该开始添加辅食,但如何添加、添加何种食物完全不清楚,只给婴儿添加粥、米粉等食物,肉、蛋、鱼添加的很少,认为蛋肉不好消化,对每种食物所含营养成分知道得很少。有的婴儿只吃母乳,不想吃辅食,因为到了该添加辅食的月龄未及时添加,在7―9月龄母乳不足时才开始添加米糊和面食,而此时已错过训练孩子咀嚼功能发育的关键期,小儿不习惯不愿意吃除母乳以外的其他食物,导致婴儿患上缺铁性贫血,有的婴幼儿厌食、偏食、挑食,食物营养摄入不足时铁缺乏,慢性迁延性腹泻的婴幼儿铁丢失和吸收障碍导致贫血。
家长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认识: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的260例婴幼儿家长大多数文化程度偏低,对小儿贫血的相关知识知道的不多,未阅读过相关书籍,也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育儿知识讲座,对婴幼儿贫血的危害认识不足,自己孩子得病了也没有察觉,此次通过检验才知道孩子患了缺铁性贫血。少部分家长发现孩子平时精神不好,脸色比别的孩子白,自己主动领孩子来医院就诊。
3 讨论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此次调查的260例患儿主要以轻、中度贫血为主。铁是人体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因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