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剂量吗啡联合地塞米松对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剂量吗啡联合地塞米松对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吗啡联合地塞米松在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中的疗效。方法:75例ASAⅠ~Ⅱ级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各25例。其中A组(对照组)局麻药中不加用任何药,B组(地塞米松组) 加用地塞米松10 mg,C组(地塞米松联合吗啡组), 加用地塞米松10 mg和吗啡2 mg,术后观察患者组术后镇痛程度、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A、B、C组有效镇痛持续时间分别为(±)h、(±)h、(±)h,B、C组术后镇痛时间明显长于A组(。A组无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出现;B组出现恶心呕吐7例、皮肤瘙痒6例、呼吸抑制l例;c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皮肤瘙痒l例、呼吸抑制l例。B组恶心呕吐、。结论:使用小剂量吗啡联合地塞米松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可明显延长术后疼痛出现的时间,并使疼痛的程度明显降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吗啡;地塞米松;臂丛神经阻滞术;镇痛方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00-01
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解剖标志定位简单的临床神经阻滞麻醉及镇痛的操作技术,能为患者上肢手术和镇痛等提供良好的效果。然而传统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方案需多次用药,且镇痛持续时间短,很难满足临床需要[1]。近年来,椎管内麻醉加小剂量吗啡术后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臂丛神经阻滞加用小剂量吗啡术后镇痛的报道很少,本文观察了臂丛神经阻滞时于局麻药中加入小剂量吗啡和(或)地塞米松进行术后镇痛,比较其镇痛效果、镇痛持续时间和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ASAⅠ~Ⅱ级行上肢手术(效果不佳者除外)的患者75例,男45例,女30例,年龄25~55岁,平均年龄(±)岁,其中尺桡骨折38例,肱骨骨折26例,肌腱断裂1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5例。
用药方法及观察指标根据患者手术部位采用腋路或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手术时间为1~2 h,%%的利多卡因30~40 ml。其中A组(对照组)局麻药中不加用任何药,B组(地塞米松组) 加用地塞米松10 mg,C组(地塞米松联合吗啡组), 加用地塞米松10 mg和吗啡2 mg,术后观察患者镇痛持续时间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疼痛分级术后按照WHO疼痛分级标准分:0级元痛;I级轻度可忍疼痛;Ⅱ级中度持续疼痛,常用镇痛药物治疗;Ⅲ级强烈持续性剧痛,常用镇痛药物治疗。以视觉模拟量表(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来观察患者术后镇痛持续时间( 以小于2 分镇痛效果满意为准)。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同组治疗前后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三组有效镇痛持续时间比较
C、B二组有效镇痛持续时间均显著提高,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小剂量吗啡联合地塞米松对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actupq73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