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功夫》人物服装造型浅析
作为《时代周刊》评选的2004年世界最好的十部电影之一的《功夫》,是周星驰继《少林足球》之后,三年磨一剑的又一鼎力之作。
影片讲述的是1940年代的上海,自小受尽欺辱的街头混混阿星(周星驰饰)为了能出人头地,假冒“斧头帮”成员试图在一个叫“猪笼城寨”的地方对居民敲诈,不想引来真的“斧头帮”与“猪笼城寨”居民的恩怨。“猪笼城寨”原是藏龙卧虎之处,居民中有许多身怀绝技者(元华、梁小龙等饰),他们隐藏于此本是为远离江湖恩怨,不想麻烦自动上身,但是麻烦偏偏找上门来,躲都躲不及,正应了那句经典台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后在一系列的正邪两派的斗争中,阿星逐渐领悟功夫的真谛,并在随之而来的威胁中习得上乘功夫,击败和感化了欲杀尽天下高手的火云邪神(梁小龙饰)。最终与小时候有过救命之恩的哑巴女孩(阿芳)在一起经营一家两人都很喜爱的糖果店。
影片的意蕴相较周星驰之前的影片更深,气势更大,更加明显地突破香港文化的樊篱,充满了对人之共性的崇敬与悲悯,而这其中的人物形象设计堪称经典。用色彩来展示人物的性格,无论中外,古已有之。在《功夫》中,阿星、包租婆、斧头帮大佬琛等各有不同的地位、不同的性格,因而有着不同的服装色彩以及其独具特色的精神理念。
主人公阿星是一个街头混混,总是穿着一身灰色的西服套装,在灰色的外套之下,则是一件白色的衬衣,而这正是阿星人物设计最大的看点——灰色,柔和、平静、稳重、不强烈、不耀眼但是却内涵复杂不单纯,细看之下,极有质地和品位。这种中庸而有格调的气质,正是颇有中层阶级代表性的。而阿星虽然是一个街头混混,但是他渴望着成为一个出人头地的人——做一个医生或者是律师。他之所以没有成功,也是因为少年时的梦想所致。他受一个老乞丐的欺骗,将本用于学习的钱转去买了一本武功秘籍,并希望通过的武林高手”。这也是片子的一个伏笔。
阿星穿着同中产阶级常穿的“高级灰”一样,这就让他与街边其他混吃等死的小混混格格不入。影片中有穿灰色西服和衬衣的出镜人物一共有三个——阿星、斧头帮师爷和一个戴眼镜被称为四眼的文员。
先说斧头帮师爷,在斧头帮所有人都穿黑西服的情况下,穿着灰色西服的他很轻易就被突出出来。他是帮中靠脑力而非蛮力生存的惟一人,虽然他在斧头帮大哥琛哥的阴影之下一直表现的是一个溜须拍马的角色,但是当琛哥死后,他便一改往日的猥琐形象,充满谄媚的面孔变得面目狰狞,成为了统领斧头帮的大哥,这就从侧面说明了穿“灰色西服”的人,其实是最有内涵的。
还有戴眼镜的四眼文员。阿星在与此人的见面中,一直极力的恐吓对方,尤其双方在乘坐电车时相遇,阿星张牙舞爪的恫吓对方,却惨遭对方一阵殴
电影《功夫》人物造型浅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