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医院截肢术后的护理与心理辅导.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心理护理】主动热情与病人进行心理沟通,向病人讲明截肢的必要性,以及不截肢的危害性,截肢后配戴假肢一样正常生活与工作。帮助病人调节好情绪,劝病人正确面对现实,自我放松配合治疗。有幻肢疼痛的病人术前多有精神状态不稳定,或有比较严重而长期肢体疼痛的病史,截肢后病人不仅仍感觉幻肢的存在,而且感觉幻肢某一局限部位有阵发性剧烈疼痛。对此类病人要给予耐心的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告知病人精神越紧张疼痛越剧烈、越频繁。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或给予暗示疗法,适当应用镇静剂,配合针灸、超声波等治疗,减轻病人的痛苦。关心体贴病人,稳定病人情绪,帮助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健康教育】
截肢后肢体的残缺,使病人很难从心理上接受这个现实,帮助病人尽快适应角色的转换是非常重要的。从医学角度反复不断地向病人讲解、阐明截肢的必要性和危害性,帮助病人走出困境,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消除自卑心理,正确面对人生。如病情允许,上肢截肢病人,术后l~2天可下地活动。下肢截肢病人,术后2~3天即可练习床上坐起。5~7天后即可在他人帮助下,先扶双拐下床站立。逐渐练习3点步态扶双拐行走,即双拐向前放稳后,再移动健肢,保持双拐与健肢成一等边三角形的稳定位置。熟练后再练习健侧拄单拐行走,以增加健肢的支撑力,减少患侧的负重力。活动时间与行走距离应逐渐延长,严防初次下地不习惯而失重摔倒,致使刀口裂开,增加病人痛苦。卧床期间仍需制动患肢,并逐渐进行残肢肌肉收上篇临床护理缩练习,尽快减轻残端水肿。术后2周刀口愈合拆线后,要每日数次用弹力绷带包扎患肢残端,经常用手拍打、按摩或由软到硬踩蹬残端,以促进残端软组织收缩,减少残端的敏感性,为日后安装假肢做好准备。
一般刀口愈合后3~6个月安装正规假肢。目前国际上提倡膝下截肢病人,手术毕即装配临时假肢,术后第l~2天即可扶双拐,用临时假肢练习行走,使残端部分负重,刀口愈合后换永久性假肢。使病人在短时间内使用上永久性假肢,有利于病人的心理康复,防止和减少幻肢痛和残端水肿,促进伤口愈合,及早恢复病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但对低恶性骨肿瘤截肢病人,应在刀口愈合后半年至l年,肿瘤无远处转移时再装配假肢
截肢是将已失去生存能力、危害健康、丧失生理功能的肢体截除。患者截肢后必然带来不同程度的躯体残疾和缺陷,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对治疗极为不利。护理人员在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治疗措施及常规护理同时,针对心理反应及时采取应对机制,使患者尽快恢复心理健康。
自我形象紊乱患者截肢后必然带来不同程度的躯体残疾和缺陷,影响形象,术后恢复期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尤其是女性,她们最难适应失去肢体所带来一系列的变化。
自尊下降截肢后日常工作受到影响,女性患者较注重家庭对自己的态度;男性患者则更注重病后的社会角色,如:地位下降,工作能力、劳动力下降,与别人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焦虑、恐惧的心理患者因患肢疼痛严重,担心病情发展而导致截肢,产生极大的精神压力,几乎所有患者都担心失去肢体对今后的生活影响。尤其是下肢截肢后,更担心以后的生活而出现患病性焦虑。患者伤后与其熟悉或所依赖的人和物所引起分离性焦虑。对陌生的环境和人以及病情的认识产生焦虑

医院截肢术后的护理与心理辅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nejja93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