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高铁新区
融
资
项
目
简
介
江西省新余市高铁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2011年6月编制
江西省新余市高铁新区建设情况简介
一、建设背景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是从2004年正式开始的。至今已开通了京津、武广、郑西、沪宁、沪杭等多条高速铁路。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根据铁道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拟建设“四纵四横”等客运专线以及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城际客运系统,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达50%,电化率达到60%,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中国的高速铁路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届时,中国的铁路网将全面建成,铁路运输能力总体上能够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将成为现实。
伴随着高铁的逐渐开通,迅速提升了各城市之间和各省之间的交通速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契机。高铁速度的提升不但是提升了人们的出行速度,也提升了整个区域的经济竞争力。多数开通了高铁或即将开通高铁的城市,纷纷针对高铁做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或建设新区以迎接高铁时代的到来。
沪昆高速铁路杭南长客运专线是我省境内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是铁道部规划的“四纵四横”中的“四横”之一,是我国高速客运专线网主骨架,也是我市通达长三角地区及长株潭城市群最为便捷的通道。这条高铁的开通,标志着我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将到达一个新的高峰,高铁不但提升了我市到上海、杭州等市的速度,也大大缩短了我市与南昌、长沙等市的交通时间。高铁通车之后,从新余到南昌只要27分钟,到长沙只要55分钟,到上海也只要2小时55分钟。高铁的开通对我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我市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抓住机遇,果断决策,开发建设一个高铁新区,按照
“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总体目标,将高铁新区建设成为新余的新门户和对外展示平台,打造成“南昌的远郊,长沙的近邻”。进一步提升我市在全省的区位优势,促进我市经济的发展,对加快我市成为赣西区域中心城市,实现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高铁新区建设将坚持生态建城,提升城市的生态效益和居住环境,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的质量,抓好城市园林绿化、城市景观设计、城市环保和生态建设等,把高铁新区建设成为一座生态宜居之城,一座集商务、商贸、金融、总部、高档住宅、购物休闲、美食娱乐为一体的开放式、现代化新城。
二、机构构成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铁新区建设工作,高规格地组建高铁新区建设机构。2010年2月,市委正式下文成立新余市高铁新区建设指挥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何萍高任指挥部总指挥,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杨小华任第一副总指挥,市人大副主任李建立任常务副总指挥,副市长林彬杨任副总指挥,下设办公室,人员由市直各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同时组建了新余市高铁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三、规划情况
高铁新区定位于新余的新门户,将建成为集交通枢纽、商务商业、旅游度假、文化会展、休闲娱乐、理想居住等功能元素为一体的城市新核心。体现生态、高效、价值、特色的城市空间生产理念,营造自然山水与城市景观的和谐。
高铁新区控制61平方公里,拟定管辖面积41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21平方公里。
61平方公里内形成“一廊三区四轴多核”的结构。“一廊”即以虎踞大道为骨架,沿线布置城市行政、办公、商务、商业、文化、娱乐、体育等大型服务设施,形成新城的廊道;“三区”即新城综合区、下村工业区、生态宜居区;“四轴”即新城公共服务轴:以畅清大道为骨架,布置行政、商业娱乐等功能,形成新城公共服务轴线,沟通下村与新城,南部山水轴:以白云水库、孔目江湿地、仰天岗、生态农业园为主体的南部山水生态轴线,中部生态隔离景观轴:贯穿基地南北的,沟通新城与下村的生态隔离景观轴线,高铁沿线景观轴:沿高铁为轴,布置生态防护轴线;“多核”即北部商业中心、高铁站、城市商业中心、行政中心、中部商业中心、体育中心、工业区中心、南部商业节点、生态湿地公园。
二、融资项目情况简介
基础设施类建设项目
一、虎踞大道项目.
工程概况:
(1) 工程地点: 南起新余纺织厂东大门口,北至高铁车站。
(2) 工程规模: 连接主城区与高铁车站的主通道,是新区规划的中轴线。,高铁城区段路宽62米,道路绿线两侧各20米,共102米,双向八车道;越岭段路宽45米,道路绿线两侧各20米,共85米,双向六车道;途中有跨孔目江、跨何家山水库、跨沪昆高速公路三座大桥。
(3)预计投资金额:¥8亿元($)
(4) 建设周期: 24个月
二、站前广场及配套工程项
月9日上海江西省新余市高铁新区建设项目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