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怎么来教育你,我的孩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怎么来教育你,我的孩子
高年级小学生正逐步处于心理独立的过渡期,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完全恰当地理解自尊,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是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无微不至的“关怀”,罗罗唆唆地“叮咛”,他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其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就会萌发对立的情绪。如果父母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他们,那么,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强烈。
难怪此时,许多家长常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整天不想回家,不愿与家长说心里话,交换想法,做事比较任性。而许多孩子却说,父母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烦死人了!规定这不许,那不准,真讨厌!显然,家长和子女在“对着干”。
此时,如果父母不了解子女的这种心理、生理变化,一味简单、生硬地管教,就会迫使子女产生反抗情绪和行为。
那么面对这样的问题,家长该如何做家庭教育呢?我认为,面对家庭教育,孩子还是愿意服从家长的管理,原因有二:一是您是家中长辈,说话有分量。二是您有着丰厚的生活经验,正处于成长期的孩子,一定愿意吸收。其实我们日常在家中对孩子的教育已经在孩子身上看到了成效。下面是分别从我班34位学生、家长回答相同问题时所调研而来的数据中我们发现:孩子认为自己已经具备的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好习惯(所占比值最高的:爱读书、有爱心善交往),也恰巧是家长在日常家庭教育中最为关注的、引以为豪的。这一切,孩子已经做到了。那为什么家长仍旧对孩子的行为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满呢?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既然他们不爱听我们唠叨,那就少说或是不说,就看着他们自己去做,锻炼他们的自觉性。”而有些家长又说:“你总说着他们还会做错,或是不做呢。不说,不管的结果就是会越来越糟!”我认为管是肯定该管的,但管也需要策略和技巧。不然真会适得其反,下面我们就来晒晒家庭教育中的心里话,您一看便知。
在这组数据中,父母眼中自己常说的话出现频率很多的是这样几句:
,你能不能快点!抓紧时间!赶紧去干…

,要有学习的主动性。
,刻苦努力学习!
,好好考试!
而在孩子眼中父母常说的话中,孩子提到次数最多的是:
,小升初主要看学习
,头抬起来
,别马虎,计算不能错!
,赶紧学!
!
这些语言是家长在日常教育中常用的,从孩子的信息来看,说明他们已经烂熟于心,甚至也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了。这些语言绝大部分都是对孩子负面的评价。长期生活在这样的语境中,孩子怎能不产生反感之情,叛逆之举呢?更何况孩子把我们教育的信息,往心里去了。特别是这样一句话: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还犯!这极具讽刺和打击的负面评价让孩子们铭记在心。从这交流中,我们还看到了教育的“缺失点”――“希望自己能主动学习而不是别人被动让你学习,要有学习的主动性”这句在家长话语中出现的高频句,居然没有一个孩子提到。而”自主“既是一种学习和生活的态度,更是一种能力。这么重的教育理念,孩子为什么没有听进去呢?这值得我们反思!

怎么来教育你,我的孩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hghkyj83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