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城域网路由规划设计()
路由协议设计
路由协议作为IP网络的神经系统,其规划的好坏直接决定整个网络的稳定程度和运行效率,以及网络维护的工作量,所以一个完善的路由规划是网络规划的重中之重。
路由协议的设计包括两部分:IGP、EGP
动态IGP协议中,标准化且能较好支持大规模网络的只有OSPF和ISIS。
EGP协议目前最通用的是BGPv4
城域网的出口点是城域网与骨干网之间内、外路由信息交互的集散点,也是城域网路由策略、路由控制和流量引导的关键点,因而是城域网路由系统设计最重要的环节。
路由设计的原则
网络的可靠性:通过动态路由协议的实施,在网络拓扑的配合下,避免网络中出现的单故障点,提高网络的生存能力。
流量的负载分担:必须使网络的流量能够比较合理地分布在各条电路上,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可靠性。
网络的扩展性:使得网络的扩展可以在现有的网络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增加设备和提高电路带宽的方法来解决。
对业务流量模型变化的适应性:未来网络的业务流量模型将会随业务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路由策略可以根据流量变化方便进行调整。
降低管理复杂程度:路由协议应使得故障定位和流量的调整的难度和复杂性降低。
路由规划的要点
路由策略:路由协议规划的核心是路由策略,一个好的拓扑结构+精确合理的路由策略才是一个好的网络。路由策略设计应使得路由可控、路径可预测,采用清晰、明确、简单的路由策略,摈弃过于复杂和精细的设计,避免给运营部署带来的困难。
路由引入/重分布:尽可能避免路由引入(尤其是动态路由协议),路由引入不当是造成路由环路的主要原因。同时,路由引入也是造成整网路由振荡的罪魁祸首之一。
路由聚合/汇总:尽可能使用路由聚合以减少路由振荡、提高路由收敛速度、减轻设备路由计算的负载。但一定要注意聚合环路问题及聚合导致次优问题的避免。还要注意有些路由千万不能聚合。
负载分担:实现网络流量负载分担和整网流量相对均衡是路由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等值路由的分担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建议使用基于流的分担方式,可以更好的支持多业务承载。
默认路由:默认路由是路由规划的难点,不当的设计极易造成路由环路、增加维护负担;应避免大规模部署静态默认路由。
城域网IGP协议的选择
OSPF和ISIS两种协议在目前的大规模网络中都有大规模的应用,在网络规划时到底选取哪种做为IGP协议?
维护方面
OSPF协议在城域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早期的网络维护人员对OSPF协议相当熟悉;而最近几年,在各大运营商的骨干网络中大量使用了ISIS协议,而网络维护人员对协议的了解对后期的网络维护有很大影响
延续性
在选取协议时,需要考虑原有网络中运行的是何种协议,如目前某些运营商在骨干层次采用ISIS,而在城域网内部采用OSPF协议,为了保护网络的延续性,在选取协议类型时需要予以考虑
城域网IGP协议的选择
协议特点
1、OSPF协议是基于IP层的,所以其只能支持IP网络,且网络上一些基于IP的攻击会影响到OSPF的正常运行。ISIS是直接运行在链路层上的,其可以承载多种网络类型,且在预防网络攻击方面也有一些天然的优势。
2、OSPF、ISIS都有网络分层的概念,也都有区域的概念,OSPF有骨干区域0和分支区域,ISIS有相应的Level2、Level1的概念。OSPF有普通区域、Stub区域、Total Stub区域、NSSA区域等区域类型,而IS-IS 从功能上看它就是一个OSPF 的简化版本,只实现了骨干区(LEVEL2) 和STUB 区(LEVEL1),由于其LEVEL1访问其他区域网络是采用到最近的L1/L2 路由器方式,容易产生路由次优化问题, 这样某些组网时就需要借助其他的方法来实现某些功能,如:在MPLS L3 VPN网络中,如果PE设备位于LEVEL1区域的话,就需要使用路由渗透实现到其它PE loopback路由的可达,造成实现和维护复杂。
城域网IGP协议的选择
3、由于ISIS计算路由的时候采用PRC计算,ip前缀作为最短生成树的叶子节点,而OSPF是围绕链路建立的,在相同大小的区域,ISIS比OSPF更加稳定且消耗资源少,相比OSPF支持的网络规模更大。
4、OSPF协议比较灵活,协议是基于接口的,支持的网络类型全面,且技术成熟,ISIS结构严谨,运行稳定,IS-IS路由器所有接口只能属于同一个区域,且不提供对NBMA、P2MP接口的直接支持。
5、ISIS可扩展性更好:ISIS 能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 OSPF仅支持IP协议);ISIS区域能平滑地平移、分割、合并,流量不中断;ISIS是基于TLV的,协议本身扩展容易。
城域网中,常用IGP承载业务路由,组网设备杂,更关注协议的灵活性和兼容性,以及
华为技术培训教程-IP城域网路由规划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