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诚信文化特色诠释.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乐中心小学“诚、信”文化建设
诠释
一、发展背景与现状分析
古乐中心小学始建于1966年1月,是一所全日制农村完小,67年改制初级中学(含小学部),74年9月撤销小学部,76年9月成立普通高中(含初中部),79年撤销高中,91年9月撤销初中同时成立髙小点,2002年成立古乐中心小学(含5所教学点),后经过多次学校布局调整到目前是一所辖5个自然村的全日制寄宿制中心小学。在校学生222人(其中学前班50人);校园面积9338平方米,校舍面积为2700平方米,学校教职工22人,其中专任教师为18人,获中教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职称15人,小学一级教师6人。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深化学生行为养成教育,虽经风雨坎坷,犹矢志不渝,树人千万。淳朴的民风,严谨的教风,优良的学风,丰厚的文化底蕴延续成就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近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日趋科学规范,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德育工作、体育卫生、安全教育卓有成效,这所有的一切无不凝聚着全体教师的辛勤付出,为我们办学宗旨做出了生动的注解与诠释。
然而,纵观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冲突、传统文化日渐淡化。由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急功近利、只重结果不看过程的错误观念的影响,“诚信”意识在人们头脑中渐渐淡漠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日渐抬头,不规范、不合法的事情时有发生,一些人曾经错误地认为市场经济讲竞争,可以不择手段
,这些错误和片面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诚信教育的建立,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这一社会公害倘若继续扩大,不仅会严重破坏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危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而且会引发人们对他人、对社会、对法律和道德规范、对国家和政府乃至对执政党的信任危机,使个人丧失人格,使法律丧失威严,使道德丧失魅力,使政府丧失民心。诚信问题应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和事业发展的基石。为了让孩子将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让孩子从小懂得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面对社会发展变化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建设诚信社会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为此,我校将特色文化建设确定为“诚信”文化,不仅本土特色,同时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诚信教育应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诚信友爱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立身之本,是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个学校生存、发展和提高办学品位的需要。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有朝气、最具有创新精神、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希望则国就有希望。现在的青少年若干年后将走向社会,他们的诚信意识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当代学生应该立志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而诚信乃是立志的基础,无诚信则
难于立志,即使立志也是空话。青少年求识欲强,可塑性强,是进行诚信教育的好时机,而且,这一时期培育起来的诚信,比较牢固,好坚持,不易蜕变,因而,我们的诚信教育必须从我们的小学生抓起,将学生的诚信教育进行到底。
  其次,学校作为学生诚信教育的主阵地,要以开展诚信教育为抓手,要将诚信教育要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演讲、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我们应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教会学生做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要求。
  再次,教师的言传和身教是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重要途径。从道德教育这个角度来说,身教的功效大大超过言传。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学校领导干部全体教职员工要带头讲诚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提高公信力,做诚信的表率。同时,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各项制度建设,将诚实守信落实到全体教师的教育行为上,通过奖惩机制,促进教师做到诚信治教,诚信修己,诚信育人,并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去影响学生,增强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最后,将诚信教育走向社区、进入家庭。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邪。现如今孩子诚信缺失,这固然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

诚信文化特色诠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399846977
  • 文件大小69 KB
  • 时间201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