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
第一节概述
一、历史
1、原子吸收现象的发现
1802年Wollaston发现太阳光谱的暗线;
1859年Kirchhoff和 Bunson解释了暗线产生的原因;
太阳光
暗线
暗线是由于大气层中的钠原子对太阳光选择性吸收的结果:
E
C
E = h= h
基态
第一激发态
热能
2、空心阴极灯的发明
1955年Walsh发表了论文“原子吸收光谱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解决了原子吸收光谱的光源问题,50年代末 PE 和 Varian公司推出了原子吸收商品仪器。
棱镜
火焰
光电管
空心阴极灯
3、电热原子化技术的提出
1959年里沃夫提出电热原子化技术,大大提高了原子吸收的灵敏度。
⒈灵敏度高;
(火焰法:1 ng/ml, 石墨炉100- pg);
⒉准确度好;
(火焰法:RSD <1%,石墨炉 3-5%)
⒊选择性高。
(可测元素达70个, 相互干扰很小)
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点
三、应用
测定矿物,金属及其合金,玻璃,陶瓷,水泥,化工产品,土壤,食品,血液,生物试样,环境污染物等试样中的金属元素。
第二节原子吸收光谱的原理
它是基于物质所产生的原子蒸气对特定谱线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第八章 原子吸收光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