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评析巴金.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院系:文学与新闻学院
班级:2009级文秘2班
学号:200902044212
姓名:廖文静
评析巴金《第四病室》
内容摘要:通过“我”在《第四病室》的所见所闻加以描述,塑造了正直善良的女医生形象,对于工作认真负责,待人诚挚,热情,富于同情心,不歧视贫苦工人,救死扶伤的精神,与病人的不幸遭遇进行对比描写,揭露了国明党的腐败无能,向黑社会发出了强烈的诅咒和控诉,鞭挞了社会道德的堕落,杨木华大夫的出现正是作者所理想和希望的,杨大夫是当时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的心灵。
关键词:巴金杨木华正直善良腐败黑暗明灯
《第四病室》是巴金以“病中日记”的形成,以自己在贵阳中央医院住院的真实见闻和切身感受而创作的,作品用冷静的白描细致地描写了一个小小病房的日常生活,真实地再现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痛苦不堪的生活。下面就这一作品的作者、主要思想内容、人物塑造、结构特点四个层次来分析作品。
一、作者
巴金,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名尧棠,字霈甘,“巴金”是他1929年发表长篇小说《灭亡》时的署名,也是他以后用的最多的笔名。据不完全统计,他创作了中、长篇小说二十部,短片小说一百多篇,写了大量的散文、杂文、评论。巴金是我国新文艺运动的辛勤园丁。他担任过文化生活出版社的总编辑,主编过《文学丛刊》、《文化生活丛书》、《译文丛书》。编辑过《水星》、《文学季刊》、《文季月刊》、《呐喊》等刊物。通过这些丛书和刊物培养了不少青年作家,也发表了不少进步作家的作品,巴金也是一个优秀的翻译家。他翻译了高尔基、屠格涅夫、赫尔岑、王尔德等世界著名作家大量的外国文学名著,他的一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中外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巴金从小生长在一个旧式官僚地主家庭,“五四”时期开始接受新思潮,呼吸着“五四”新空气成长。他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阔步走向社会,20世纪20年代经历了革命大风暴的考验,在动荡的30年代和抗日战争烽火弥漫的40年代,得到了进一步锻炼,在这几十年的人生道路上,巴金的思想在蹒跚前进。他的思想主要尽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摆脱封建地主家庭生活,滋生、萌芽民主主义思想,是巴金思想发展道路上的第一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巴金出于强烈的爱国救民的责任感,从改造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出发,如饥似渴地吸收各种新思潮,杂糅各种学说,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体系,从而使他的思想发展进入第二阶段。他的许多优秀作品也是在他思想的第二阶段产生的,由于巴金积极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斗争,他的思想不仅有新的发展,他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因此,在抗战胜利前夕和抗战结束后,当国民党政府强化国内法西斯统治时,巴金的创作便由过去的赞美知识青年的牺牲精神、歌颂全国人民的抗日斗争转向了对国民党统治区黑暗现实的揭露和批判。如1945
年,巴金根据自己曾在贵阳一家医院住院治病的亲身经历在重庆创作了中篇小说《第四病室》。彻底抛弃无政府主义信仰,接受马克思主义,这时巴金思想发展的第三阶段。
二、主要思想内容
《第四病室》作为巴金后期的主要作品之一,以抗战时期"医院"为题材,揭示了人间的悲欢,映现了民族的苦难,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讲述的是一个姓陆的青年知识分子住院时所目睹和亲历的悲惨命运,在历史的断面中, 战争的阴影和苦难没有给人

评析巴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花落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18-09-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