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
——陈晓静
东晋画坛“三绝”顾恺之
曹不兴的再传弟子顾恺之(346年—407年),为东晋大画家和文学家,他以“画绝、才绝、痴绝”而驰名于世。顾恺之主张画人物要有传神之妙,而关键在于阿睹(眼)中。因此他一反汉魏古拙之风,专重传神,点睛最妙。年轻时曾为建业(今江苏南京)瓦棺寺作摩诘像壁画,当众点睛,观者如堵,施舍钱顷刻超过百万,从此他的名声远扬四方。
顾恺之之所作人物画,善于用淡墨晕染增强质感,人物五官描写细致入微,动态处理自然大方。并以人物面部的复杂表情,来隐现其内心的丰富情感;衣服线条流畅而飘逸,优美生动,充满艺术魅力。晚年笔法如春蚕吐丝,似拙胜巧,傅以浓色,微加点缀,而神采飘然,饶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南朝陆探微、唐代吴道子等皆临摹过他的画迹。他将绘画推向了自觉。『绘画理论』:“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
现今传世的顾恺之作品摹本有歌颂曹植与甄氏爱情的《洛神赋图》,和劝诫妇女德行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
(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