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的心理保健及策略 ——心理健康与积极心理学
郭子仪
贵州师大硕士生导师
贵阳市首届市管专家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第一部分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一、教师角色分析(地位、身份、行为、期许)
职业性质:传递知识、教育、文化、文明、执行党的教育方针。
角色扮演:家长代理人、知识传播者,团队领导人,模范公民,治疗专家,朋友与知己,替罪羊,纪律执行者。“立体人”
自我发展:职业热爱,教科教育教学能力,自我效能,自我教育,知识结构,成就动机。
职业生涯:素质、职位,晋升,能力、成就、事业、专业成长。
人格影响:态度、情绪、心境、衣饰法饰及精神面貌权威性和多维度的教育环境生态。
美国全国教育联合会一份《各级学校的健康问题报告》指出:“由于情绪不稳的教师对儿童有决定性的影响,就不应该让他们留在学校里。一个有不能自制的脾气,严重的抑郁,极度的偏见、凶恶不能容人,讽刺刻毒或习惯性谩骂的教师,其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威胁,如肺结核或其他危险传染病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威胁一样严重。
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发展的基础。
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
Title
Title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的教师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轻度,%的中度,,%已存在心理疾病。
2001年杭州市教科所对28所中小学教师问卷调查。
2001年对河北廊坊和西安共347名教师进行了SCL-90测评
2002年广州天河区部分教师,SCL-90测评
2003年对广州、深圳、珠海、粤北和粤东选取19所各类型学校8417名教师测评
2005年唐山市教科所、九江、贵阳、天津、江苏、武汉、城郊进行中小学幼教师,SCL-90测评
教改压力、职业本身的压力、学生因素升学考试压力,社会期望、认知等压力,如何调适、缓解、保健是不得不关心的问题。
- ThemeGallery is a Des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思考:
嫩枝被弯曲,粗枝就这样长大了。
你只能年轻一次,但你可以永远不成熟。
相当一部分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会随职业、年龄等的变化而变,增长而减轻——心理健康之成熟度。
生活不存在“无菌环境”,所以难免走错路、遇挫折、临失败,面对心理压境何况在特定的群体里面,存在抑制不同意见和消除选择性方案的倾向性过程。
“上帝赋予我宁静的心灵去接受那些不可能改变的事实;赋予我勇气去改变那些必须改变的事情;赋予我智慧去区分哪些是不可以改的,哪些是不可以改变的”。
往往个体的顽强面临压力事件时更难被击垮。
不同的事件需要不同类型的应对的风格。
压力事件的影响力取决于全体对事件的评价。
他人很重要——拥有爱的能力,以及被爱的能力,被当今的理论学者认为是人类的本质倾向,并且在人类从婴儿期到老年期的整个人生历程中,都对健康和幸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就是对生活中的美好部分进行的科学研究。
第二部分健康概述
一、何谓健康?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健康概念:
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和虚弱现象。也就是说,健康至少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
●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把健康概念深化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并提出具体的健康标志: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2、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
3、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5、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
6、能抵抗普通感冒和传染病;
7、体重适当,身材匀称而挺拔;
8、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
9、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
10、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1、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态轻松自如。
其中1、2、3、4、5
项都是对心理方面提
出的要求。
2008
2007
206
2002
2001
2000
●“五快”、“三良好”的新标准
1999年WHO的新标准8条。吃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事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二部分健康概述
第二部分健康概述
生理方面: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身体健康状况尤其中枢神经
心理保健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