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菩萨道.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3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3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32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南傳菩薩道
(The Great Chronicle of Buddhas)
原作者:明昆三藏持者大長老
The Ven. Mingun Sayādaw
緬譯英:烏哥烈及烏叮靈
U Ko Lay and U Tin Lwin
英譯中:敬法比丘
◇◇◇◇◇◇◇◇◇◇◇◇◇◇◇◇◇◇◇◇
南傳菩薩道(上)目錄
作者簡介
中譯序
第一章:禮敬與原意
第二章:稀有的佛出世
第三章:須彌陀婆羅門
第四章:須彌陀出家
第五章:授記
第六章:省察諸波羅蜜
第七章:雜集
第八章:十八不生處
回首頁
◇◇◇◇◇◇◇◇◇◇◇◇◇◇◇◇◇◇◇◇
南傳菩薩道(下)目錄
作者簡介
中譯序
第一章:佈施波羅蜜
第二章:持戒波羅蜜
第三章:出離波羅蜜
第四章:智慧波羅蜜
第五章:精進波羅蜜
第六章:忍辱波羅蜜
第七章:真實波羅蜜
第八章:決意波羅蜜
第九章:慈波羅蜜
第十章:捨波羅蜜
◇◇◇◇◇◇◇◇◇◇◇◇◇◇◇◇◇◇◇◇
作者簡介
回首頁
本書的作者是緬甸已故的Bhaddanta Vicittasārābhivaṁsa,一般上人們都稱他為明昆三藏持者大長老。
他於1911年11月11日出生於Thaibyuwa。八歲時,他被送去Min-gyaung寺讀基本佛學。十歲時,他在那間寺院出家為沙彌,授戒師是U Sobhita大長老。
十年後,他去到Sagaing,明昆山的法流寺深造。在1930年時,他受了具足戒。當他的授戒師,即第一代法流寺住持在1937年去世時,他成了該寺的住持。
大長老在1953年成了緬甸有史以來的第一位三藏持者(Tipiṭakadhara)。他花了四年的時間通過了在緬甸最艱難的佛學考試。這項考試不單只要求應考者能流利地背誦三藏,更需要精通一切註疏與疏鈔。在1985年,大長老能一字不差地背誦一萬六千頁佛教經典的能力被列入健力世大全裡。(過後另有五位比丘通過了這項最艱難考試。目前在世的還有三位。)
在佛教第六次經典結集召開前,他被委為三藏經典總編輯。在召開經典結集的兩年期間內,他扮演了回答者的角色(即第一次結集時優婆離尊者與阿難陀尊者的角色)。其時發問者是已故的馬哈希大長老(他扮演了大迦葉尊者的角色)。
經典結集結束之後,在當時緬甸首相烏努(U Nu)多次懇求之下,大長老從1956年至1969年期間,一共花了十三年的時間來編這套《大佛史》。這套《大佛史》一共有六集八冊。第一集上下兩冊解釋如何修習菩薩道,其主要資料來源是《佛種姓經》、《行藏》、《本生經》及它們的註疏,也有些部份是引用自其他經典及論著,例如《清淨道論》。其餘五集六冊則解釋佛法僧三寶:第二至第五集細述佛陀降生人間至證入般涅槃期間的事跡;第五集的最後一章解釋法寶;而第六集上下兩冊則簡述諸大弟子的事跡,包括比丘、比丘尼及在家男女居士。這套巨著為緬甸佛教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普遍受到僧伽與在家眾的歡迎與稱頌。
除此之外,大長老也成立了三藏協會以訓練年輕一代的比丘成為三藏持者。他也協助推動成立佛教大學與為僧伽特設的佛教命施專科醫院。
一九九三年二月九日,大長老在明昆山法流寺病逝,享年八十一歲。
中譯序
回首頁
此書分為上下兩冊,譯自英文版的《大佛史》(The Great Chronicle of Buddhas)的第一集上下兩冊講解菩薩道的部份。譯此書的原意是希望發願修菩薩道者得以窺見記載於巴利聖典裡的菩薩行道,而對他們在實踐其願方面有所助益;也希望欲證悟阿羅漢道果者能更了解應當如何修習波羅蜜,再實踐之以令其成熟,而早日解脫生死苦海。
在學長推荐之下,譯者細閱此書的英文本,深覺該書極具啟發性,而且實際管用,肯定會令認真的讀者獲益良多。就譯者本身而言,他從以在家身份翻譯此書,再以出家身份校稿,有此轉變實多得此書法水沐浴之故。這的確合乎世尊所說的「護法者法亦護之」,而且在今生亦得見其成效。
在此,譯者謹以翻譯此書來禮敬世尊、正法與聖僧伽。願世尊善說的正法寶藏得以久住於世。
感謝蔡偉恆先生把手稿輸入電腦、靈泉禪寺提供電腦及列印機、弘誓文教基金會提供列印機及銅版紙。也感謝校稿者及所有協助出版此書之人。願他們對此書的貢獻有助於他們早日證悟涅槃。
最後,譯者與他敬愛的母親、長輩、親人、朋友、所有的讀者及一切眾生分享翻譯此書的功德,也把此功德迴向予其已故的父親。願他們的隨喜成為他們早日獲得解脫的助緣。
譯者敬法比丘
一九九九年五月
寫於台灣月眉山靈泉禪寺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這一句巴利文常用於向佛陀致最高的敬意。譯為「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一般上,佛學著作皆以這一句作為開場,以示作者對佛陀的最高敬意。

南传菩萨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3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73116296
  • 文件大小814 KB
  • 时间2018-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