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的防控
2014年1月-8月13日止兴仁县麻疹疫情情况
今年1月4日我县首次报告麻疹疑似病例,该月份累计报告1例、3月份报告2例、4月份报告9例、5月份报告11例、6月份报告3例、8月份报告2例,病例报告集中在4月、5月份达到20例,截止8月13日累计报告麻疹疑似病例共28例,其中确诊病例10例。
我县的10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分布情况如下:
病例分布于全县18个乡(镇、街道)中的8个乡(镇、街道),按病例数多少排序为东湖社区、真武山社区各2例,其次为城北社区、巴铃镇各、潘家庄镇、回龙镇、下山镇、田湾乡各1例;
男性7例,女性3例;
以散居儿童为主占8例,其次为小学生1例,外出务工人员1例;
年龄分布:0~7月3例;8月~7岁5例;7岁~14岁1例;≥15岁1例。
2014年1月-8月13日止兴仁县麻疹疫情情况
报告的28例麻疹疑似病例中,实验室确诊的有10例,
已排除病例18例(其中一例实验室诊断为风疹病例)。
一、流行病学
麻疹病毒引起
高度传染性
急性出疹性
呼吸系统传染病
麻疹病毒:
副粘病毒、球形颗粒
抗原性稳定、仅1个血清型
不耐热(56°C ,30min灭活)
在低温中能长期保存
定义:
传染源:麻疹病人:(口鼻咽眼分泌物、血、尿)
出疹前5天~出疹后5天
并发肺炎:出疹后14天
传播途径:飞沫:咳嗽、喷嚏、说话
间接:日用品、玩具传播少见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接触病人后,90%以上发病)
6~8月内婴儿因从母体获得抗体少患病
二、临床表现及经过(典型麻疹)
潜伏期: 6~18天(平均10天)
潜伏期末可有低热、全身不适
前驱期: 3天(3~4天)
发热
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咳嗽、流涕、喷嚏、咽部充血)
结膜炎(畏光、流泪、结膜充血、眼脸水肿)
麻疹粘膜斑(Koplik spots ) —具早期诊断价值
病程分为4期: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
结膜炎
麻疹黏膜斑
柯氏斑:发生在前驱期,出诊后1~2天内即消失
出疹期:3天(3~4天)
顺序:耳后发际昼夜间额面、颈、上胸部次日
躯干及四肢近端三日手掌、足底
时间:3天出齐(2~5天)
疹形:1~4mm、红色斑丘疹,高出皮面,压之褪
色可融合,疹间皮肤正常,不痒
恢复期:3天(3~4天)
按出疹顺序消退,糠麸样脱屑,棕色色素沉着,伴全身情况好转(发热减退、食欲、精神好转)
总病程: 10天(10~14天)
麻疹的防控PPT精品医学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