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课标内容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的局面
1、“百家争鸣”的含义:
各学派
不同看法
社会上
学术上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的含义: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经济:
政治:
阶级关系:
思想文化:
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1)经济:
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
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社会大变革时代,新的统治者未有绝对权威
对社会变革的现实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方案,观点各异;人们的思想不受任何条框束缚
(3)阶级关系: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国诸侯都想富国强兵,因而特别的礼贤下士,
“士”们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天下的政治愿望受到重视
(4)思想文化:
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文士,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在社会上出现了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返回
二、百家争鸣的代表学派、 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一)、儒家学派
(2).思想
1、孔子 (1).孔子的生平
①、政治思想:
a、“仁”(核心)与“礼”
b、注重政治与人事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xl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