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赏析版(八年级上册
1《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春天的太阳散步恩惠,万物欣欣向荣)
长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华,通“花”。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衰:为了押
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徒,白白地)
《长歌行》是南朝宋代文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中的一首五言古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本诗借物言理,以园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怕秋天很快地到来,就要枯黄衰败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少年时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
开篇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用生动巧妙的比喻,来揭示时光就像流水一样不会倒转,人老了就不会再年轻这一客观规律,从而突出人应珍惜宝贵时光这一中心意思。比喻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使诗句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劝诫人们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徒然叹息。
全诗看起来平淡,都是些当时年间的口头用语,但仔细体味,就会觉得意味深长,乃是在平浅的语句中寄寓着不平凡的内容,词浅意深,淡而多味。
2《野望》王绩
东皋(gāo)薄(bó)暮望, 徙倚(xǐ yǐ)欲何依。(东皋,诗人隐居的地方。薄暮徙倚,
来回地走。)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落晖,落日)
牧人驱犊(dú)返, 猎马带禽归。(犊,小牛,这里指牛群。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采薇: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
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薇是一种植物。)
选自《东皋子集》。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
野望,古诗名,《野望》诗以王绩与杜甫所作流传最广。王绩《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
本诗描绘了萧瑟恬静的秋天黄昏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孤独、抑郁的心情。第一句写傍晚在东皋伫望,第二句写望后产生的寂寞惘然心情。三四句写晚景,用“树树”、“山山”、“皆”、“唯”极写“秋色”、“落晖”的浓重。五六句通过人事活动,进一步写晚景。最后两句说面对牧者猎者虽相见而不相识。自己甘愿过“采薇而食”的隐居生活。这首诗写景抒情朴素自然,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3《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木落,树木的叶子落下来。燕南度,大雁南飞。)
我家襄(xiāng)水曲, 遥隔楚云端。(襄水,指汉水,流经孟浩然的家乡襄阳。曲,曲折转
弯处。楚云端:长江中游一带云的尽头。)
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天际:天边。)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八年级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