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导读:敦煌市蔬菜产业发展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新建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和推广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为重点,强化信息引导和科技培训,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建好园区,提高效益,使蔬菜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蔬菜产业是敦煌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全市通过行政推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科技指导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全市蔬菜产业的发展,根据敦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敦煌蔬菜产业发展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新建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和推广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为重点,强化信息引导和科技培训,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建好园区,提高效益,使我市蔬菜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1 发展现状
发展规模逐步扩大
2012年全市瓜菜种植面积达5 000 hm2, hm2,其中,蔬菜种植面积为 4 000 hm2,瓜类种植面积为1 000 hm2,,共640 hm2,,共420 hm2,种植蔬菜种类达20类65个品种,在品种布局上,辣椒、番茄、黄瓜、葫芦、茄子占主导地位,在科学种植常规蔬菜的同时,积极发展温室花卉、反季节葡萄、南方菜、水果黄瓜等稀有品种生产,使我市瓜菜产业的生产领域进一步拓宽。
生产效益逐年提高
2012年全市蔬菜产业667 m2平均效益达
8 990元,其中,日光温室667 ,比2011年增加6 100元,%,667 hm2,占日光温室总面积的83%;塑料大棚667 m2平均效益10 051元,比2011年增加1 831元,%,667 hm2,%;大田蔬菜667 m2平均效益6 860元,比2011年增加660元,%。我市蔬菜种植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种植结构趋于合理
在种植结构上,重点发展精细蔬菜、无公害绿色产品,按照“突出一业上规模,主攻一品上档次”的发展思路,形成了以月牙泉镇、肃州镇、七里镇、莫高镇、郭家堡乡、转渠口镇、黄渠乡等乡镇为重点的大田瓜菜生产基地;以月牙泉镇、莫高镇、肃州镇、七里镇、转渠口镇的部分村组为重点的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基地;以肃州镇、七里镇、转渠口镇、月牙泉镇等乡镇为重点的拱棚、小拱棚瓜菜生产基地。
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
标准化生产是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2012年,在全市普及推广有机生态无土栽培、醋酸乙烯棚膜、高垄覆膜栽培、温湿度调控、滴灌节水、配方施肥、自动卷帘、黄板诱杀、防虫网、穴盘育苗等十项技术的同时,重点开展了标准化栽培、节本增效、反光幕、光控杀虫灯、二氧化碳气肥、蔬菜农药残留量监测等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日光温室在抓好优良品种、穴盘育苗、滴灌节水、高垄覆膜栽培、标准化生产等技术的同时,重点推广有机无土栽培技术;拱棚瓜菜种植重点推广
敦煌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