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问题:
人们为什么需要货币?
--个人角度:将货币看成财富的一般代表
--社会角度:需要货币媒介功能
人们需要多少货币?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一) 货币需求的含义
货币需求:一定时期内,社会的各阶层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其拥有的财产的需要(欲望与能力的统一)
--名义的货币需求(Md)
--实际的货币需求(Md/p)
(二)货币需求中所指“货币”的范围是什么?
(三)研究货币需求的角度
1、货币需求分析的微观角度
2、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角度
货币流通规律:
1、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M=PT/V
2、假定条件:
1)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
2)货币为足值金属货币
3)简单商品流通(不考虑贮藏手段职能)
4)V 已知一定
二、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
三、古典货币需求理论
(一) 现金交易方程式
欧文·费雪——1911年《货币的购买力》
主要观点:
(1) 出发点: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
(2)公式:MV=PT
M——一定时期内流通中货币的平均量;
V——货币流通速度
P——价格平均数;
T——商品劳务交易量
(3)假设及结论
假设:
V、T是稳定的
结论:货币供应量变化将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同比例的变化
(4)货币需求的表述
Md= PT / V
(二)现金余额方程式——剑桥方程式
1、 代表人物:马歇尔,庇古
2、 主要观点:
〈1〉出发点:货币不仅是交易媒介,也是货币一种资产;贮藏手段
〈2〉 M=KPY;
P——价格,Y——收入,K——总财富中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例,
(3)影响因素
首先是个人的财富总额(Y)
其次是持有货币便利性与机会成本(K)
(4)结论:K稳定,Y不变(充分就业):所以M与P同向变动。
四、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流动性偏好论
1、 代表人物:凯恩斯
2、主要观点:
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
1)交易动机;
2)预防动机;
3)投机动机。
1)交易性需求——与收入正相关
2)预防性需求——与收入正相关
3)投机性需求——投机性需求跟利率成反向关系。
第八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