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技术基础(论文)
论用户界面设计中的若干
问题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
专业:软件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1年12月8日
摘要
近些年来,软件开发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各种软件工程分析设计方法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由于用户对于软件系统的需求日渐复杂,许多软件系统仍然存在很多的可用性问题,在使用系统过程中难以达到用户的期望。传统的以系统实现为中心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设计的需要,这就要求在软件设计过程中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对系统的使用为中心,强调软件的可用性的设计思路。
用户界面是软件系统与用户进行交互、沟通的部件,系统的可用性问题大多会通过用户界面表现出来。因此,设计具有高可用性的用户界面对提高软件系统整体的可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用户界面的可用性,本文提出在用户界面设计中引入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过程并使用用户界面模式来构建界面原型。用户界面模式为界面设计中普遍存在的可用性问题提供了经过验证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界面的可用性。
因此,本文围绕用户界面的可用性,在界面设计过程中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过程与用户界面模式结合在一起运用,提出了基于模式的以用户为中心的界面设计方法,探讨了该设计方法的主要过程和关键活动。本文的观点是在界面需求分析中以使用场景为中心,描述用户使用系统的背景和过程;在界面原型设计阶段,将分解的任务映射为用户界面模式,并根据之前设计的使用场景,将这些模式组件组织在一起构成用户界面原型。同时,通过用户参与设计、迭代设计来验证用户界面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可用性。它结合了用户界面模式和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过程两者的优势,能够很好地保证用户界面的可用性,同时也提高了用户界面设计活动的效率。
关键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模式,可用性
第1章绪论
用户界面是软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用户的角度来说,他们所看到和操作的“系统”其实就是用户界面。用户对于软件系统的使用以及软件系统为用户提供的各种服务功能,大多都是通过用户界面来体现的,因此用户界面的易于使用与否,对软件系统的可用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而如今,由于用户的需求日趋复杂,软件系统越来越庞大和复杂,在用户界面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中势必要改变传统的以系统实现为中心的做法,而是转向以用户为中心,强调系统可用性的设计思路。通过构建系统界面原型,并以此原型与目标用户进行沟通,不断验证和改进这样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过程,来指导整个界面系统的开发,对界面系统的正确性、功能完备性进行验证,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界面的可用性。
但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不可避免地会加大用户界面设计的难度,因为设计人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用户,而且界面设计知识本身存在难以归纳、难以复用的特点,使得用户界面的设计变得繁琐、复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式的用户界面设计方法,它是建立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的基础上的。通过运用用户界面模式,可以提高用户界面设计的效率,同时模式本身是针对界面的可用性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提高软件系统的可用性。
如今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迅速发展,逐步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现象,各种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人们将其作为一种工具来执行、简化或支持他们的任务。但无论是个人使用的计算机,还是用于管理整个企业的联机信息系统,如ERP、CRM等,都有一个共同的显著特征
——交互性,即人与系统的通信,用户向系统传达他的任务需求并获取反馈。
因此,一个可用的计算机系统需要对用户的交互方便、有效,并使用户满意地支持,于是就有了用户界面的出现。
用户界面作为用户与系统间的信息通道,直接影响了软件的实际使用效率和效果,关系到系统的成败。设计不好的用户界面令用户感觉难以学习、难以使用,最终导致用户放弃使用。以1995年微软发布的Bob用户界面为例,它是构建在Windows ,类似一系列的卡通房间,用户可以进入使用一些常用程序,但它“让人觉得困惑”的界面风格使人们无法认同,甚至不少用户极其厌恶,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
因此,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机界面的重要性,用户界面设计也逐渐成为软件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的趋势是软件规模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应用于企业运营、管理及决策活动的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处理各种数据和事务,这对用户界面的交互性、可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不足以满足这样的需要。Donald Norman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UCD)的概念,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一些软件厂商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开始尝试进行以用户为中心的开发设计方法。
但同时,
软件技术基础(论文)-论用户界面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