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代
世
界
经
济
与
政
治
论
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中国建国后外交和美国政治
在学校选课之时,由于我未能及时选上自己原来所想选的课程,最后看到《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无奈相对比之下,我还是感觉这门课有点意思,就选了这门课。开始我还以为老师讲课一定又是照本宣科了,但当我听完一节课时,才猛然发现我的思绪早就跟着老师一块了,这老师讲课真是精彩至极。下面我就中国建国后外交和美国政治这两个话题,来浅谈一下我的感受。
一、中国建国后外交
1、新中外交方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毛泽东形象地把它概括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新中国刚成立,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等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但建国第一年中国就与17个国家建交。为了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1953年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与两共处五顶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召开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会上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面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及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周恩来鲜明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中国与更多的亚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开创外交新局面
1)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位:
在广大发展中国国家的支持下,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美国代表被迫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2)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随后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尼克松即将访华的公告,震惊了整个世界。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双方签订《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一个中国的原则,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及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周恩来邀请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许多西方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
二、美国政治
1、政治体制
一个国家采取何种政体,与社会各阶层在国家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有关,也同时受到社会所处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民族构成的制约。同样是封建制的国家,其政
中国建国后外交与美国政治--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