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生化处理操作工艺培训
一、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
1、定义: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采用一定人工措施,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环境,使之大量增殖,提高其氧化分解能力和效率,对废水中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进行降解转化,使废水得以净化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2、生物处理的目的(对象):有机物、N、P、含硫含氰的无机废水。
1)溶解的和胶体状态存在于水中的有机物(需氧)——BOD
2)可生物降解的有毒物(工业污染物)——如酚、腈等
3)氮需氧物质——TKN、NH3等
4)植物营养物质——TN、TP、S等
二、生物处理的主体
1、主体构成:各种类型的微生物(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浮游生物、水生植物等
2、净化机理:
使废水中可生物降解(或转化)的污染物质稳定化或转化为易于从水中分离的物质(固体或者气体从水中分离),从而使之被去除
3、微生物与人相似特征之比较
微生物
1、吃食物:一般——C、N、P;特殊——;+其他微量元素
2、吃下食物:一部分转化为自身组成,一部分排泄物;
3、繁殖和死亡;
4、对环境有要求;
5、不同微生物,或者同一微生物不同生长阶段吃食物能力不一样
人
1、吃:荤、素、微量元素;特殊的吃耗子;
2、吃下事物自身组成以及排泄
3、繁殖和死亡;
4、对环境有要求;
5、不同人,或者同一人不同生长阶段吃食物能力不一样
3、微生物独有特征之比较
1、形态多姿,种类繁多——对症下药;
2、繁殖快——吃事物快,去除水中污染物质快;
3、数量多,分布广——人多力量大,去除快;容易培养生长,生命力强;
4、代谢强度大——个人能力强;
5、容易异变,有利于应用——生命力强,不怕变化
结论:适合去除水中污染物质。
4、水中微生物的分类
1、按照需要氧气否分为:好氧和厌氧
好氧 C:N:P≈100:5:1
厌氧 C:N:P≈200:5:1
2、按照存在形式分为
1)菌胶团,悬浮生长工艺系统——活性污泥法,游牧民族;
2)生物膜,附着生长工艺系统——生物膜法,定居民族
思考下:对应人的游牧和定居民族特点,考虑对应微生物有什么特点。
5、水中微生物的种群分类
1、细菌,菌胶团
1)体积微小,表面积大——接触能力好;
2)有很强吸附、降解能力;
3)外形:球形、杆菌、螺旋形——聚集一起形成菌落,相当与人类社会的社区;
4)不同水质的废水中,细菌种类不同——适者生存;
5)菌胶团——有细菌以及细菌分泌的胶质组成的细小颗粒,比游历细菌有更好的生存机会和沉淀性能。它与活性污泥吸附、氧化降解有机物、凝聚沉淀性能有关。
6)菌胶团需要较高的好气性——这是为什么只有好氧法才说活性污泥;
7)菌胶团特点:1活性高,含有大量微生物;2絮状,具有较好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3容易沉降;4一般为黄色,褐色,并根据废水特性和培养条件发生变化。
8)丝状菌:导致污泥膨胀,沉降性能边差
2、真菌
1)多存在与生物滤池中;
2)低pH酸性废水适合生存;
3)降解含氰废水。
3、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
1)生活污水:大量存在
2)少,甚至看不到
3)其代谢原理(1)体表吸收溶解性有机物;(2)吞噬细小有机颗粒和游离细菌
4)轮虫出现表明水质较好。
4、微型藻类
作用:放出氧气,减少营养物质,使无机盐含量减少。
6、外界环境对微生物影响
1、温度:高温,中温(20——40),低温,影响效果看书本数据表2-2-1
2、酸碱度:6——9,表2-2-2
3、营养物质:无机盐类(S)、微量元素,计算题
好氧 C:N:P≈100:5:1
厌氧 C:N:P≈200:5:1
4、毒性物质:重金属,忍耐度和浓度有关
5、溶解氧:2——4mg/L,出水在1mg/L
6、相互影响(1)互生关系(2)对抗关系
注意点:实际管理中掌握数据分析手段和思维方法
废水生化处理操作工艺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