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基于历史学科素养的高三复习
重庆南开中学郑大治
来自高考题的反思 2017年全国1卷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据此可知
试题涉及
汉武帝时代的历史特征——大一统中央集权强化
基础知识平定七国之乱、推恩令推行解释材料现象
知识联系王国问题解决与反击匈奴
思维路径
表格现象反映西汉初年地方行政体制变化
中央直接管辖郡和定“七国之乱”和“推恩令”的实行
中央集权的加强
为反击匈奴,解决边患问题创造条件
学科思维导图优点知识整合构建体系理清知识点逻辑联系明确阶段特征
全国卷类似的考查视角不同的模块知识内在联系解释
(2017年全国2卷),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西周的分封体制促进西周礼乐文化的传播与认同政治——文化
,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社会生活变迁——经济文化的发展
2015年全国1卷
26题临水夫人、妈祖等东南民间信仰得到朝廷认可文化信仰——经济影响力
27题河南、江苏两地由唐到清状元人数的变化经济重心南移——文化重心的南移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东尼·博赞(Tony Buzan),他因创建了“思维导图”而以大脑先生闻名国际。
学科思维导图的结构化思维则强调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且要求每个概念之间必须要有清晰明确的逻辑关系,才能用引导线将其连接起来。学科思维导图的绘制更严谨,更规范,必须要按学科本身的结构、规律、特点来绘制,对绘制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学科功底有较高的要求。
华东师范大学刘濯源教授研究“思维可视化教学体系”——学科思维导图概念
学科思维导图与历史核心素养培养
时空观念——明确某一历史阶段的历史特征、某一历史阶段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史实表现
历史解释——不同板块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唯物史观——用唯物史观指导分析内在逻辑联系
学科思维导图的优点
一是能有效整合不同板块的基础知识,让学生能够从整体全面的对该阶段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框架体系;
二是思维导图体现思维的发散过程,能明确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有助于学生的历史理解与解释能力提升;
三是通过示范最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思维导图,换一种方式进行复习,提升其学生兴趣,落实知识,提升能力。
以春秋战国时期为例整合知识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特征
政治
西周制度的崩溃瓦解
各国变法税制土地制度
地方管理
旧制度瓦解、
集权体制初建
经济
1、精耕细作农业
生产工具和技术土地制度耕作方式
2、工商业发展
3、重农抑商政策
生产力大发展、
个体小农经济的确立
文化
文化繁荣争鸣
巧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基于历史学科素养的高三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