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年),阿根廷作家。他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书香门第之家。
1914年他的父亲因眼疾几乎失明便决定退休,全家搬往欧洲,先后游历了英、法、瑞士、西班牙等国。博尔赫斯在欧洲就读中学时,凭借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好学的博尔赫斯如饥似渴地浏览世界名著。1921年博尔赫斯返回阿根廷进入市立图书馆工作,同时进行文学创作,办杂志,讲学等活动。
1946年贝隆执政期间,他因在反对庇隆的宣言上签名被革去市立图书馆馆长职务,被任命为市场家禽检查员。博尔赫斯拒绝任职并发表公开信以示抗议,并得到知识界的广泛声援。1950年,由于众多作家的拥戴,博尔赫斯当选阿根廷作家协会主席。庇隆下台后,1955年,他任命为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同时,还兼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哲学文学系英国文学教授。
此时由于遗传,博尔赫斯不满六旬即双目失明,但他晚年仍以口授的方式继续创作,成就惊人。在婚姻生活他并不如意,长期独身,由母亲照料生活,直至68岁(1967年)才与孀居的埃尔萨结婚,但3年后即离异。母亲辞世后,他与追随多年的日裔女秘书玛丽亚·儿玉为终身伴侣。
他们1986年4月26日在日内瓦结婚,宣布她为他财产的唯一合法继承人,以便保管、整理和出版他的作品。同年6月14日,一代文学大师博尔赫斯终因肝癌医治无效,在日内瓦逝世。
余华《博尔赫斯的现实》
这是一位退休的图书馆馆长、双目失明的老人、一位女士的丈夫、作家和诗人。就这样,晚年的博尔赫斯带着四重身份,离开了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岸,开始其漂洋过海的短暂生涯,他的终点是日内瓦。就像其他感到来日不多的老人一样,博尔赫斯也选择了落叶归根,他如愿以偿地死在了日内瓦。
哈罗德·布鲁姆
契诃夫式:
“窥见我们真相的印象主义目光”
博尔赫斯式:
“世界是一个猜想型的幻觉,或一个迷宫,或一面反映其它镜子的镜子”
余华《博尔赫斯的现实》
……很少有作家像博尔赫斯那样写作,当人们试图从他的作品中眺望现实时,能看到什么呢?他似乎生活在时间的长河里,他的叙述里转身离去的经常是一些古老的背影,来到的又是虚幻的声音,而现实只是昙花一现的景色。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疑惑,从一八九九年八月二十四日到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四日之间出现过的那个名叫博尔赫斯的生命,是否真的如此短暂?因为人们阅读中的博尔赫斯似乎有着历史一样的高龄,和源源不断的长寿。
《小径分岔的花园》
青岛大学余准博士是一战中的一名德国间谍。他获得情报,英军布置了十三个师的兵力向塞尔──蒙托邦一线发动攻击;并且得知英军炮兵阵地在艾伯特。余准需要将此重要情报迅速报告给德国军队,但与此同时,一个英国特工马登上尉却正一刻不停的追踪着他。
镜子与迷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