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 4期山东社会科学
总第 188期 SHANDONGSOCIALSCIENCES
试论批评话语分析
张艺高云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 批评话语分析旨在从社会结构高度讨论话语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或权利关
系。它不但研究语言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研究语言为什么是这样。本文主要回顾了批评话语
分析的发展历程,探讨它的哲学渊源,并列举了批评话语的主要分析方法,最后指出了它的发
展动态。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哲学理论基础;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1]04-0124—04
一、引言
20世纪 70年代,话语分析开始关注语言在建构社会权利关系中的作用。而当时语言研究的热点仍是
语言的形式,即 Chomsky所倡导的形式语言学,形式语言学强调语言的共性,认为语言独立于任何语境。虽
然语用学研究语言与语境的关系,但侧重点却是语言使用者的语用能力,把句子或句子成分当做基本单位。
而社会语言学则旨在描写和解释语言变异以及交际事件的结构,并不涉及社会等级制度和权利。在这种背
景下,对话语、话语的生成、阐释及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标志着新的研究兴趣———批评话语分析的产生。
每个与批评相关的研究领域都会涉及诸如责任、利益和意识形态等问题。它们不只是关注纯粹的学术
或理论问题,而且是从当前最流行的社会问题入手,批评性地分析谁握有权利、谁有责任并可以解决问题。
所以批评话语分析主张“语言就是社会实践”①,认为语言使用的语境至关重要,尤其关注语言与权利之间的
关系。批评话语分析由批评语言学发展而来,批评话语分析发起人之一 Wodak②指出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简称 CL)与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简称 CDA)可以互用,但目前更倾向于用
批评话语分析来代替之前的批评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最早出现在 20世纪 70年代,当时出版的两本书
LanguageandControl和 languageasIdeology奠定了批评语言学的基础,90年代批评话语分析进入成熟期。
其主要代表人物 VanDijk、Fairclough以及 Wodak先后在撰写或主编的一系列著作如 HandbookofDiscourse
Analysis、LanguageandPower、Language、PowerandIdeology中解释阐明了批评话语分析的假设、原则和研究
步骤。批评性话语分析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语言学界得到迅速发展,并得益于哲学、社会学、认知科学、心理
学、人类学、政治学、传媒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发展成果,形成了其综合性、跨学科的特点。
二、话语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虽然最早出现在 ZelligHarris1952年在 language杂志上发表的题为 DiscourseAnalysis的论文
中,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到了 70年代,由于理论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计算机语言学的兴起,
特别是语言哲学家 Austin、Searls与 Grice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以及
试论批评话语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