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6/20
地质工程| 邢海峰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实习报告
目录
1. 目录 1
前言 4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4
二、自然地理概况 4
三、实习概况 5
第一章地层 6
第一节志留系 6
一、高家边组(O3S1g) 6
二、坟头组(S1f) 6
三、茅山组(S2m) 7
第二节泥盆系 7
一、五通群(D3C1w) 7
第三节石炭系 8
一、金陵组(C1 j ) 8
三、和州组(C1-2h) 8
四、老虎洞组(C1-2l ) 9
五、黄龙组(C2h) 9
六、船山组(C2P1c ) 9
第四节二叠系 10
一、栖霞组(P1q ) 10
二、孤峰组(P 2g ) 10
三、龙潭组(P2-3l ) 10
四、大隆组(P3d ) 10
第五节三叠系 11
一、青龙组(T1q) 11
三、黄马青组(T2h) 11
第六节新近系 12
一、雨花台组(N1-2y) 12
二、方山组(N 2 f) 12
第二章岩石 12
第一节沉积岩与沉积构造 12
一、沉积岩 12
二、沉积构造 14
第二节侵入岩 14
一、花岗岩 14
二、闪长玢岩 14
第三节火山岩与火山碎屑岩 15
一、火山岩 15
二、火山碎屑岩 16
第三章构造地质 16
第一节褶皱构造 17
一、孔山背斜 17
二、陡山向斜 17
第二节断裂构造 18
一、大石碑正断层 18
二、棒锤山逆断层 19
三、陡山地垒构造 19
第四章水文地质、岩溶地质及矿产资源 20
第一节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20
一、泉 20
第二节岩溶地质 20
一、猿人洞 20
二、雷公洞 21
第三节矿产资源 21
一、石灰石矿 21
二、白云石矿 22
三、粘土矿 22
四、燃料矿产 22
五、路基石料 22
第五章外动力地质作用 23
第一节风化剥蚀作用 23
一、风化作用与地貌类型 23
第六章实习区地质发展简史 24
第一节南京湖山地区志留纪-三叠纪地质发展史 24
第二节南京六合方山火山活动史 25
第七章实习区旅游资源评价 26
第一节地学资源 26
一、火山地貌( 玄武岩柱状节理) 26
第二节人文资源 26
一、大石碑 26
二、猿人洞 27
结语 28
一、本次实习的感想与收获 28
二、对某些现象的不同认识等 28
参考文献 28
前言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本次实习是以获得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野外综合观察能力,地质思维能力,野外地质工作基本能力,启发创新意识为目标的地质启蒙教学实践。本次实习选择野外地学资源丰富,地质现象典型的南京湖山地区和邻区六合方山作为野外教学基地,涉及到地球科学多学科的教学内容。通过野外地质实习,使学生加深对普通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初步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与技能,综合地质思维能力以及编写地质实习报告的方法,为学习后继课程以及庐山自然地理实习打下良好的地学基础。
二、自然地理概况
本次实习地区包括南京湖山地区,南京六合方山。
南京湖山地区: 湖山地区位于南京城东大约28公里,处于宁镇山脉西南部,区内有三列山、两列谷,山脉走向NEE,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自南京有公共汽车通汤山镇、湖山等地,交通方便。这里地层出露交全而清楚,易于观察,在宁镇地区是少有的。六合方山地区:六合方山位于南京市六合区东沟镇北4km,可有宁通高速公路至六合城,再由六合至横梁乡镇公路直达,距南京长江大桥约76km。方山地区处于南京六合至仪征一带,方山是六合火山群中一座引人注目的古火山,不仅形态保存较完整,而且结构较典型。
图1实习区交通位置图
三、实习概况
实习地区:南京湖山地区,南京六合方山。
实习内容:(志留系——三叠系)与化石,地层关系,岩性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建立湖山实习区地质发展的时空框架。
,火成岩,变质岩的认识及野外肉眼鉴定方法。
,断裂构造的野外识别。
,火山碎屑岩,次火山岩,火山机构和火山地貌的认识,了解火山喷发的全过程。
,地层剖面图和路线地质剖面图的绘制,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要素及野外地质记录等常规地质工作方法与技能训练。
,组织归纳,并编写地质实习报告的能力。
(南京阳山碑材,汤山猿人洞,雷公洞),了解其与内外地质作用的关系。
实习中完成的主要任务:
1、观察了5条地层剖面,。对湖山地区地质发展史以及六合方山火山锥的组成,火山机构及喷发过程有了清楚的认识。
2、基本掌握了实习区碳酸盐岩类、硅质岩类、泥
湖山地质实习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