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北京市农产品流通方式对蔬菜价格上涨的影响.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北京市农产品流通方式对蔬菜价格上涨的影响
摘要:本文分析了北京市蔬菜流通中价格形成特点;说明北京市近年蔬菜价格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流通体系存在的垄断性和多环节,以及蔬菜零售环节和相关产业的缺陷;提出抑制蔬菜价格过快上涨的根本途径是拓宽批发环节的流通渠道,加快城市蔬菜零售网点建设,发展物流信息产业和扩大蔬菜直销。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蔬菜;价格
北京市蔬菜价格近年持续上涨,这已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不少学者从供求关系和价格波动因素角度进行了研究,政府也采取了不少平抑菜价的措施,但其效果并不十分显著。蔬菜价格的形成与农产品流通方式密切相关。北京市农产品流通体系是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这一体系对蔬菜市场的影响力非常强大,其内在的缺陷也正是蔬菜价格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
一、北京市蔬菜流通中价格形成的特点

北京市消费的绝大部分蔬菜是由周边省区供应的,产地蔬菜的流通环节包括经纪人、合作社和产地批发市场。经纪人是联系菜农和市场的第一座桥梁,产地蔬菜中70%以上是由经纪人运销的。经纪人在蔬菜流通中进行第一次加价,幅度约为收购价格的10%-15%,相当于菜农利润的20%-30%。很多地方,经纪人掌握着蔬菜定价权,挤压了菜农的收益空间。
合作社通过向农民提供销售服务参与蔬菜流通。为了维护农民的市场地位,合作社倾向提高蔬菜销售价格;但合作社不是流通主体,其对价格的提升能力也是有限的。在参与经营协作和开拓市场时,合作社有助于减少流通中间环节,一定程度上还降低了蔬菜的终端价格。
产地批发市场主要分布于北京市周边省区,承担着当地和南方蔬菜进京前的二次加工和集散,是产地蔬菜加价最高的环节。山东寿光物流园是进京蔬菜最大的产地批发市场,-,%的管理费,蔬菜仓库每个每年花费1万,蔬菜加工、-,销售蔬菜加价25%-30%。30吨大货车的运京单程费用约3000元,相当于蔬菜成本增加约20%。

北京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分为一、二两级。新发地批发市场是北京市最大的一级批发市场,其交易量占一级批发市场的90%,全市蔬菜供应量的80%。新发地的蔬菜流通成本主要包括管理费、储运和人工费,2012年管理费按交易额的2%收取,标准仓库费用每年约20万元,人工装卸、看菜费用每天约160元。批发商的利润因经销蔬菜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别,2012年大白菜为6%-10%,豆角为30%-40%,西红柿为40%-60%。由于运菜车辆不能进入五环路,新发地成为外阜蔬菜进京的最后一站,这等于切断了外阜蔬菜在京直销的途径。
岳各庄、大洋路、八里桥等8家批发市场是北京市的二级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市场的流通成本主要有进货成本、运输费、摊位费和管理费、人工费用、水电和停车等杂费、税金等。2012年二级批发市场的摊位费约
1500元-2500元,管理费约100元-200元,装卸费每吨约200元,以及数量不等的杂费、税金。二级批发市场主要从一级批发市场进货,少部分从产地进货,蔬菜销售价格要高于一级批发市场10%-30%。

超市、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市场

北京市农产品流通方式对蔬菜价格上涨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xidong_0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