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胆化瘀膏离子穴位导入治疗胆石症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清胆化瘀膏离子穴位导入治疗胆石症的疗效。方法:胆石症患者1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辅以清胆化瘀膏离子导入;治疗后第10日比较两组患者腹部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疼痛VA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结论:清胆化瘀膏离子导入疗法能显著改善胆石症胆囊炎患者的腹痛疼痛程度。
【关键词】清胆化瘀膏;离子穴位导入;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437—01
胆结石亦称胆石病,是指因胆汁郁积、胆道感染及胆固醇代谢失调等多种因素作用而在胆道系统内形成结石的病变。可发生于胆囊、肝内胆管和胆总管,其临床表现取决于胆石动态、所在部位及并发症,主要症状为胆绞痛(疼痛剧烈汗出,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并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疸,发热。其疼痛往往于夜间、饱餐后或进食高脂肪食物后发作,可向右肩或右肩胛部放射。中医学则认为胆结石主要是因为肝郁气滞、湿热蕴结、疏泄失司,影响脏腑的通降功能,胆汁淤滞形成结石[1]。胆结石的发病率很高,达普通人群的1%~10%[2]。近年来,笔者用清胆化瘀膏离子穴位导入治疗胆石症行胆囊炎,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12月我院及门诊诊治胆石症患者1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72例,男30例,女42例;±;±。对照组72例,男28例,女4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
病例排除标准(1)胆囊外结石;(2)胆总管扩张,合并有严重肝功能损害及阻塞性黄疸; (3) 充满型或并胆囊萎缩;(4)排除肿瘤性疾病。
(广州罗浮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20511),每次6片,日3次,配合清胆化瘀膏(三棱20g,莪术20g,桃仁15g,元胡15g,郁金15g,金钱草30g,鸡内金15g,穿山甲10g,木香12g,枳壳12g,龙胆草12g,丹参30g上述药熬制成膏剂),采用中药离子透入仪(北京华医新技术研究所生产)。选右胆俞,期门,日月,肝俞及胆囊区阿是穴[3]。每日2次, 15天后复查胆囊B超,若结石尚未排净,第2月再行10-15天,行B超声复查。对照组患者口服消炎利胆片,每次6片,日3次。2组均以2个月为1疗程,服药期间停止服用任何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的药物,忌辛辣,禁酒,给予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观察方法治疗期间随访患者的症状、体征。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2个月后复查患者腹部B超。
《中药新药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疗效标准[4]。治愈:主症和体征消失,症状积分减少90%以上者,B超胆囊炎症征象消失,结石范围减少1/3以上;显效:主症和体征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60%~90%,B超胆囊炎症征象好转,结石范围减少1/3以
清胆化瘀膏离子穴位导入治疗胆石症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