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分配管理
主要内容
☻收益管理
☻收益分配管理
1
第一讲
收益管理
2
本讲主要内容:
企业收益及构成
收益管理的内容与要求
收益管理的方法
3
(一)收益及特征
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增加,收益的重要特征是“能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从经济理论上来看,收益由收入和利得两部份构成,源于日常活动所形成的收益为收入,而源于日常活动之外的活动所形成的收益则为利得。
在财务管理实务中,收益则主要是指企业收入和利润。
4
(二)收益分配
收益分配是企业资本的提供者对收益总额进行的分割,它主要是以企业的税息前利润(即利息、所得税和净利润)为对象在各利益主体间进行的分割。
5
二、收益管理的内容与要求
(一)营业收入管理
:
价格管理
计划管理
日常管理
:
价格管理充分考虑影响因素,合理利用定价策略,科学制定销售价格;
计划管理要合理预测收入水平,及时编制收入计划;
日常管理抓好销售前、中、后期的全方位工作,保证销售货款按时回收。
6
(二)利润管理
:
计划管理
形成与分配管理
日常管理
:
计划管理就是预测利润水平,分解并落实利润指标;
形成和分配管理就是要企业依法经营,合法竞争,按章办事、按序分配;
日常管理就是要求企业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增加企业利润总额。
7
三、收益管理方法
(一)成本性态
★、成本按性态分类
: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即业务量变动对相应成本变动的规律性的联系。
业务量(X)——经营工作量(产销量、劳动量)
成本总额(Y)——营业成本(制造成本与非制造成本之和)
8
固定成本
含义:指成本总额在相关范围内不随业务量变动而增减的成本。
特点:固定成本总额不变;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变动成本
含义:成本总额在相关范围内与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特点: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单位成本的不变性。
混合成本:同时兼有两种性质的成本即成本总额在随业务量变动但不成比例变动。
9
成本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混合成本
直接人工
直接材料
约束性固定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
半变动成本
半固定成本
成本按习性分类图
10
收益分配管理-收益及构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