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层面的建筑环境心理学
行为层面
探讨人的行为心理与建筑环境的关系,研究建筑环境的领域性、私密性、多义性等空间性质如何影响人的心理及人的行为。
空间领域性层次:微观空间、中观空间、宏观空间
空间私密性层次: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开放空间
空间多义性层次:单一空间、混合空间、共享空间
空间的领域性
领域性的定义
个体或组群控制着一块领地
领域是针对同种族的,其他种族不可以自由进入
有入侵和防御问题
人类领域行为的作用
安全相互刺激自我认同管辖范围
空间的领域性层次
微观空间:即个人空间,是围绕自己身体周围的一个无形空间,具有伸缩性。
中观空间:范围较大的空间,属半永久空间,由组群或小集体所占有。
宏观空间:个人外出活动的最大范围,为公共空间。
微观空间与人的行为
微观空间的大小由人的行为所保持的空间距离来确定,可分为四类:
亲密的距离(intimate distance)
个人空间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是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距离。
个人空间的距离(personal distance)
达到个人空间的边沿,人与人之间有一臂之隔,约为45cm~76cm~122cm。
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
接触双方均不扰乱对方的个人空间,是人们一起工作、在社交场合所保持的距离,约为122cm~214cm~366cm。
公共距离(public distance)
在公共场合陌生人之间的交往距离,一般在366cm以上。约为动物界逃跑距离。
个人空间限定示意
个人空间大小示意
选择座位的百分比
中心与地点
人类空间“图式”的基本方面。
围绕一个中心空间组织建筑群。————最早存在的建筑布局形式。
在中观空间的人际交往中,人们一般三三两两、三五成群地交谈,空间设计应该与这种行为模式相符合,避免大而空。
在中观空间中,人们的活动总是从边沿开始的,边沿空间应有一定的深度,对边沿空间的细致处理能够留住交往的人群。
在中观空间中,中心意味着活动的集中与密集,不但有功能上的意义,还有精神和象征意义,有“虚”中心与“实”中心之分。
在中观空间中,人最愿意逗留的地点是前方开敞、背部封闭的半开放空间,最能满足领域感。
中观空间与人的行为
建筑环境心理学5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