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温暖教主”张馨月.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温暖教主”张馨月
“做杂志已经两年多了,从大一到现在,贯穿了我整个大学,也将陪着我长大和变老。”回顾过去的大学时光,张馨月言语之间离不开她主编的电子杂志《暖僖》。
张馨月是吉林大学文学院新闻系2010级的学生,“暖僖”是她的创意:“暖”是温暖的意思,“僖”是快乐的意思,且音同“希”,寓意温暖快乐充满希望。用她的话说是“致力于努力写出温暖人心的杂志”。
如今,三年过去了,“近乎偏执地喜欢温暖两字”的张馨月获得了“温暖教主”的美称,她将“暖僖”发展为一个文化品牌,其文影集《素履如常》《时光无法拘捕入罐》崭露头角,出版界有评论说“这本书无疑预示着九零后大军正式融入出版大潮。”
采访张馨月的时候,她正要准备第二天飞香港,“我想给自己放一个大假,单纯地踏实地生活,一段时间后再回来,做出更好的作品”。
“暖僖是我们的梦想”
3年前的10月24日,当新入学的学生还未从刚入大学的欣喜或迷茫中清醒过来时,一个做一本90后温暖杂志的想法就已经在张馨月的脑海中成型,她决定将其付诸现实。张馨月以“温暖教主”的名义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布了一篇帖子,邀请在各方面有才华的人加入“暖僖”团队。
这篇帖子记录了“暖僖”迈开的第一个步伐。“暖僖是我们的梦想,一个未见雏形,未见未来形状的梦想。”之后,确立主题、征稿、审稿、版面设计、选择发布平台,每一步都伴随着难以想象的艰难。
“学生办电子杂志”是一个在很多人眼里难度用乘法、可能性用除法计算的命题,质疑与劝她放弃的声音萦绕不绝,但张馨月一直坚持了下来,“那段时间我真的感觉到了什么叫做废寝忘食,会忙到凌晨两三点钟。”
终于,在12月25日圣诞节这天,《暖僖》电子杂志创刊号“遇见”正式上线,一晚下载量近千,之后以数千下载量的速度每日剧增。这份梦想的礼物在最冷的冬日承载着所有人的希冀与坚持而生,似乎为了回报初创者的艰辛,之后的一切显得如此水到渠成。创建社团、自制明信片、出版文影集《素履如往》《时光无法拘捕入罐》。“暖僖”用自己的方式把一个个“不可能”改写为“可能”。
2012年暖僖注册商标已经被国家工商局批准,“暖僖”创意文化社也成为“暖僖”90后创意文化旗下的首个高校社团。
“以‘暖’字为主基调,意在发现生活中的暖冷与绵贴,希望与坚强,爱与坚持。传递温暖、幸福以及感动。期望在有些冰冷和无奈的现实中发现美好和温暖,而并非刻意掩盖或逃避现实。在真实的生活里认真地成长,获得有深度的温暖和喜悦。”提及创办的初衷,张馨月如是说。
“暖行者”走出林徽因建筑地图
在《暖僖》这本杂志的“暖行者”栏目中,开栏语是“举着相机,我想送你最惊艳的世界”。张馨月温暖地践行了开栏语。
2012年10月,张馨月和她的朋友一行四人利用十一假期,沿着70多年前林徽因与梁思成这对建筑伉俪在山西省的考察路线,利用7天的时间,从北到南走访了大同、应县、豆村等地的古建筑,用青春的足迹,走出了一幅林徽因建筑地图。
“我们无法对古建筑做出精密科学的分析与注脚,但我们深信,世上一切伟大的艺术都是共通的,建筑的魅力更在于给予如我们一般的普通人以美的享受。对于我们而言,只要能透过这些影像,感受它们的厚重与震撼,华丽与苍凉,能从中欣赏到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多元之美,能表达对那些为保护古建筑而不懈努力的人们的敬意,便足够了。”
远行回来后,她

“温暖教主”张馨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ptpek78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