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摆放、勤于整理好习惯》
活动目的和要求:
目的:通过本次班会活动培养学生在生活上自治自理的能力,进而养成勤于整理好习惯。
要求:教室物品摆放整齐、有序。课桌、椅子、学习用品等摆放整齐,卫生清扫工具摆放有序。
活动过程:
活动一:
1、整洁、漂亮的教室是怎么样的?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2、我们的教室整洁、漂亮吗?为什么?
下面请欣赏小品,看看其中的人物是如何做的。
第一场:值日生刚打扫完校道,把垃圾拿去倒。学生A吃完香蕉,随手就把香蕉皮扔在地上。学生B正唱着轻快的歌儿经过,不小心踩到香蕉皮,摔了个四脚朝天。学生B爬起来之后,拍拍屁股,骂了一句“真倒霉”,就离开了。
第二场:学生C背着书包准备回家,当他经过这个地方时,差点也踩到香蕉皮,但他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弯下腰把香蕉皮捡起来,经过垃圾桶的时候,把它扔了进去,然后高高兴兴地回家去。甲:看完这个小品,大家有什么感想呢?你是A,是B,还是C呢?下次再碰到类似的事情,你又会做怎样的反应呢?(学生发言)
乙:是啊,校园的清洁卫生和我们息息相关。在校园里乱扔果皮、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不仅仅影响到校园的美观问题,同时也关系到我们的健康问题,更是个人的素质的体现。
合:所以,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卫生,为了我们有一个优雅的人生,我们应该时时刻刻保持学校的清洁与卫生。我们每个人都要牢记,保持校园卫生与整洁,人人有责。
3、怎样使教室更整洁漂亮吗?为什么?
让学生关心自己的学习环境,提出我们可以具体做些什么,重点让学生说说怎样摆放教室物品。
活动二:
带领学生去参观其他班级,通过活动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室环境的积极情感。
活动三:
分组讨论(组长记录讨论结果)
1、保持环境整洁,我能做到哪些?
集体交流,对照交流总结的结果。说说自己哪些做到了,做到的学生发一颗星以表示鼓励。
2、还没有做到的,我该怎么办?
(主要是自己的桌箱、书包、窗台、清扫工具的摆放)
引导学生懂得,要创设一个既整洁又漂亮的教室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要从我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活动四:实际行动
1、清理自己的桌箱、书包。
2、摆齐桌凳及清扫工具。
3、讲台、电脑柜内外保持清洁,物品摆放整齐,无杂物。
通过及时清理个人垃圾、书包整理和教室物品摆放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管理自己”的能力。
教师总结:要创设一个既整洁又漂亮的教室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要从我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让我们的教室更加整洁、漂亮。
题:整理大动员——抽屉、书包、课桌勤整理
目的:发挥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发挥中队委以及文明劝导员的监督作用,使所有学生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区域自己管”的良好习惯,让教室呈现出整洁有序的良好面貌。
教学过程:
一、事件回放,警钟长鸣
上周发生在校园两例不文明、影响较大的事情:1、四年级一男生破坏同班同学单车;2、五年级三男生在小农场破坏菜苗。这一切都被学校监探器尽收眼底。学生说说看法,告诫学生一切不良行为最终会被人知道,学校的监控设备就是最好的见证。
二、引出课题全员参与
1、学生自评平时抽屉、书包、课桌整齐吗?
2、总结做的好与不好的典型。
《物品摆放、勤于整理好习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