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形态特征
学名:Prunus mume (Sieb.) .
英文名:Plum
科名:蔷薇科 Rosaceae
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小枝绿色,无毛。叶片宽卵形或卵形,长4—10厘米,宽2—5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细密锯齿,背面色较浅。花单生或2朵簇生,先叶开放,白色或淡红色,芳香,直径2—;花柄短或几无;萼简钟状,常带紫红色,萼片花后常不反折;心皮有短柔毛。核果近球形,两边扁,有纵沟,直径2—3厘米,绿色至黄色,有短柔毛。花期3月,果期5—6月。
习性:
梅花原产我国的东南、西南、华中及台湾等地,性喜温暖,但也能较耐低温。现已有几十个抗寒性强的品种能在三北地区陆地越冬。梅花对土壤要求不严,耐贫瘠,凡排水良好的粘土,壤土及沙壤土,微碱性土(ph值在6—8),均能良好生长。梅最怕涝,如遇大量积水,常易烂根致死。梅花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但冬季过于干燥常易落蕾。北方早春的干风常造成生理性干旱,使部分枝条干枯。所以北方忌栽在风口处。梅花性喜阳,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良好
品种
梅是我国的特产。她原产于滇西北、川西南以至藏东一带的山地。大约6000年前分布到了长江以南地区,3000年前即引种栽培。据科学考证,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脯梅”、“元梅”已有2150年的历史。公元前2世纪引种到了朝鲜,8世纪便引种到了日本。现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也有有志之士在栽培研究。连欧美的友人也开始接受梅花精神,盛赞蜡梅的香味是“冬天的甜蜜”。
梅按种型分为三个种系,分别为直梅种系、杏梅种系、李梅种系。其下,主要又按枝姿分为五个大类。第一类叫直枝梅类。枝直上或斜生。这是梅家族中历史最悠久,成员最繁茂的一类,下分品字梅、宫粉等9种。第二类名为垂枝梅类。枝自然下垂或斜垂,有粉花垂枝等5型。第三类名为龙游梅类。枝天然扭曲如龙游,仅1类(龙游梅类)1型(玉蝶龙游型)。第四类名为杏梅。乃梅与杏(山杏)之种间杂交,宋代的范成大在《梅谱》中首次对它进行了记载,花、叶、枝居于梅杏之间,‘杏梅类’不香或微香(非梅香),花托肿大。下有单瓣杏梅型及春后型。第五类是樱李梅类,乃紫叶李与宫粉梅之人工杂交种,紫叶红花,重瓣大朵,抗寒。
品种鉴定
宫粉梅鉴定利用RAPD标记,对形态特征相似的42个宫粉型梅花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随机引物PCR扩增。梅花品种RAPD指纹图谱的建立可以为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依据。
果梅---- 青梅
青梅主产于我国及日本,栽培宜以高标准建园,科学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的模式,采用自然开心形的修剪方法,控制树势高度,果实全部进行人工采摘,减少机械损伤,提高优质果的产出率。青梅适应性强,产量高,效益好,以青梅为原料的加工业也在兴起。 以青梅为原材料制作的各种梅制品,主要有乌梅干、盐渍梅、蜜饯、青梅原汁、青梅酒等,畅销日本、韩国、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广式话梅和苏式话梅在国内市场十分走俏。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青梅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营养、蛋白质、有机酸等,具有清血、强肝、整肠、消除疲劳、抗衰老、杀菌、抗癌、改善心血管功能、促进消化等药用价值。青梅制品已成为当今逐步盛行的一种营养保健、休闲食品。青梅浓缩汁组织细腻,酸甜可口,呈良好的透光状,且保持了青梅特有营养成份、色泽和清香气味,是一种天然绿色的健康食品。
青梅采收期集中,在常温下保鲜期很短,而且青梅含酸分很高,糖分很低,就是成熟了的果实也不宜生吃。通常是把采收后的鲜梅先进行粗加工而得半成品,然后再进一步加工为各种食品。梅胚是半成品,加工技术并不复杂,设备投资也不高,适宜于产地加工,发展乡镇食品工业。
(1)暴晒盐腌时间可长可短,一般1-2个月,但不能过长时间,要看天气进行暴晒。因盐腌制后的梅子体积收缩,干盐变盐水,所以原料要在盐水下面,不要露出空气。一般用自然干燥法,晒到梅子表面出现盐霜就进行回软。
(2)回软把原料堆积在一起,并加以覆盖1-2天,目的是使半成品内部的水分含量分布均衡,有利于贮藏,水分含量22%左右便可。
(3)包装用塑料袋或麻包袋密封包装,方便运输贮藏,贮藏环境要求干燥,避免盐分吸潮,缩短贮藏期。
梅胚加工 (1)品种与成熟度 品种与成熟度影响加工方法和成品质量。最好采用肉质肥厚的大肉梅,加工出的梅胚个大肉厚。 (2)盐腌 方法有两种,一是干盐腌制,另一种是用较低浓度盐水腌制。目前生产上采用干盐腌制的较多,如采收后的原料成熟度稍高,苦涩味不太重,就用此法,食盐用量是20-25%,,最好用粗盐。具体做法是在水泥池、大瓦缸或大木桶的底上铺上一层食盐,厚约1厘米,然后加入原料,
梅花精选 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