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先秦青铜器.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先秦青铜器
08123030 蒋绮思
先秦包括夏、商、周三代。先秦美术中以青铜艺术成就最高,故有青铜时代之简称。
    铜是人类历史上认识的第一种金属。自然界的铜通常呈赤红色,所以又称为红铜。后来,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在红铜中加入少量的锡或铅,制造的工具更加锋利和适用。这种铜和锡或铅的合金本来呈金黄色,生锈后呈青绿色,所以叫做青铜。青铜较之红铜,有熔点低和硬度大等优点。
    1、青铜器的类别
    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为四大类: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和车马器。其中,礼器是青铜器中最主要的部分。
    礼器包括:
    ·炊煮器:鼎、鬲、甗(yǎn)等。
    ·食器:簋(guǐ)、盂、簠(fǔ)、豆等。
    ·酒器:觚(gū)、爵、觯(zhì)、單(jiǎ)、尊、卣(yǒu)、觥(gōng)、盉、壶、钫等。
    ·水器:盘、匜、鉴等。
    青铜器用于贵族阶层的各种礼仪活动,成为礼制的工具,因而被称之为“礼器”。在中国古代,“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所以,礼器只归贵族使用,是贵族身份地位的标志,死后大部分随葬到墓穴里。同时,奴隶主贵族内部等级森严,使用青铜器的数量和规模必须同他们的地位相当。如周朝礼制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决不能超越这个规定,否则就是非礼。当反映等级制度的行为规范被严格地确立下来,便形成了“礼制”。
    2、青铜器造型与装饰特点
    青铜器造型大都端庄凝重,纹饰富丽而怪异。
    作为礼器,青铜器在造型和纹饰上要体现一定的政治主题和宗教观念。在先秦时代,神和权力至高无上,人被鬼神化。青铜礼器造型端庄凝重,纹饰富丽而怪异,无疑有助于造成一种严肃、静穆和神秘的气氛,体现了早期奴隶制社会统治者的威严、力量和意志。
    青铜器上的主要纹饰:
    饕餮(tāotiè)纹(兽面纹)、凤鸟纹、龙纹、夔(kuí)纹、云雷纹、乳钉纹等。其次有蝉纹、蚕纹、鱼纹、象纹等。
饕餮纹是传说中的怪兽形象,是一种想象中的奇异动物。它由正面的动物颜面组成,包括虫、鱼、鸟、兽的部分形体特征,它运用综合或分解的手法组成图案,可能是由虎或象、牛的头、羊的角、鸟的羽和足、蛇的身等器官拼凑而成的。它表现精巧,结构严谨,外貌凶猛而庄严,体现了统治者的威严、力量和意志。 
凤鸟纹
    凤鸟纹是一种想象中的神鸟,头部有华丽的冠饰,嘴部为呈弯钩状的啄,体躯和尾部装饰性很强。凤鸟是风神,又是天神的使者。
龙纹
   有蜿蜒躯体的动物大都归属为龙纹。在中国神话中龙是水神,被视为神秘的灵物,人们把它看作自然力量的形象而加以崇拜。夔纹                  
    夔纹是传说中的一种近似龙的动物。图案多为一角、一足、张口、尾上卷。通常作侧面描写。多作为器物上的主纹。
                   云雷纹     
    云雷纹是大多是连续的回旋状线条。一般称圆形的为云纹,方形的为雷纹。多用作地纹(底纹),以衬托主要文饰。
蝉纹                        
                          
鱼纹   
        
      象纹 
    3、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演变
    先秦时代的青铜器艺术可分为四个时期:
    (1)初期---殷商前期
    青铜器还明显地具有陶器的某些特征,器型幼稚而古朴,尚未脱离原始的风味;有的器表全为素面,无纹饰。
    这一时期,鬼神的观念和奴隶主贵族对现实世界的统治尚未结合的紧密,所以器物上饕餮纹也处于松散状态,还没有后期那种威严、恐怖神秘的气息。      
这件器物几乎是犀牛的写实造型。素面通体无纹饰,躯体上的铜绿斑剥,给人以质地粗厚的感觉。背有口,失盖。
       雷纹扁足鼎(商前期)河南郑州出土
    (2)盛期---商后期至西周初期
    青铜器造型庄严、典重、古朴。全身施饰,多在全身雷纹中施以饕餮纹、夔纹。能鲜明地体现出“礼器”的性质,含有丰富深刻的政治宗教意义。从审美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最有价值。
     
        《兽面纹斝》(商后期)
    斝是古代盛酒器,是中国最早的礼器之一。器物的颈、腹部各饰兽面纹。腹部兽面纹,双目突出,带有神秘感。      《乳钉雷纹三耳簋》(商后期)
高圈足,人面兽形耳。腹饰乳丁雷纹,圈足饰兽面纹。三耳簋目前仅见一件。
     《司母戊鼎》(商后期)河南安阳武宫村出土
    因腹内壁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重达875公斤,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该鼎造型庄严雄伟。 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

先秦青铜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在水一方
  • 文件大小1.13 MB
  • 时间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