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比热容笔记.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比热容
1、比热容的意义:为了更好地描述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或降低)相同 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不同而引入比热容这个概念。
2、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 0 C 时所吸收 (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符号是c
3、比热容的单位:焦/(千克· 摄氏度),符号:J /(kg . 0C)
4、熟记水的比热容:C=×103 J /(kg . 0C)
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0C时所吸收 (或放出)×103 J
5、特性:A、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B、比热容是不随物质的质量改变而改变,也不随物质的吸热或放热的多少的 变化而变化;
C、对于同一种物质,比热容与它们的状态有关。
6、物体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


物体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
※海陆风的形成:
在晴朗的白天,阳光普照,海面和陆地因吸收太阳能而温度升高,由于海水的比热容大于陆地的砂土的比热容,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海水升高的温度比陆地低,由于热传递使得海面上方的空气温度比陆地上方空气的温度变化小,即海面上方空气的密度比陆地上方空气密度大(由于热胀冷缩),海面上空的气压也比陆地大,空气就被海面“压”向陆地而形成海风。
夜间,海水和陆地都同时散热,海水的温度下降得比陆地慢,使得海面上方的空气温度比陆地高,密度也比陆地小(热胀冷缩),故陆地上空的气压比海面大,空气就被从陆地“压”向海面而形成陆风。
※利用比热容知识解释“热岛效应”

比热容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新起点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8-09-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