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语言论文是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工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是完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书本之间交流活动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工具。在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促进者的作用,所以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运用。下面谈谈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语言运用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要富有启发性和时机性
一位哲人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要被点燃的火把。”要点燃学生求知的火把,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独具匠心,巧妙地运用语言,使学生,受到启迪,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一节时,教师可以先有规律地拍打节奏,然后让学生模仿一起拍掌。叫停后,教师问:“我们都是按照先拍一下后拍两下的节奏拍的,如果一直拍下去,想一想你们要拍多少次?”学生说:“要拍很多很多次,或者拍无数次。”教师问:“像这样拍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学生说:“是无限的。”教师说:“你们如果拍5分钟,次数会怎么样?”学生回答:“是有限的。”直观而有启发性的语言,使学生一下子便进入学习的境地,亲身感知“循环”、“无限”、“有限”等概念。此时教师再恰到好处地运用好符号语言进行教学,并抓住时机把这些符号及时板书出来,让学生加深印象。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了学习,效果会更好,同时也把省略号、循环点这些符号语言和板书这个无声语言融入到教学中,发挥了它们应有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要富有幽默性和趣味性
幽默、趣味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下学习,但不可随意。教学幽默性在一些重点、难点、关键点采用幽默的形式往往能突破难点,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得比较牢固、印象比较深刻。例如,一论文整理道“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有84个头,190只脚,请你算一算,共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学生看完题目,议论纷纷,有的用心算,有的用笔算,但始终算不出结果。有的学生说,要是每只鸡和每只兔的腿数一样就好办了。于是,我说:“请全体兔子提起前脚立正站好。”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个个挣大了神奇的眼睛。“现在鸡和兔的腿数一样了,上面有84个头,下面有多少条腿呢?”“84×2=168(只)”学生齐答。“和原来的条件相比,少了多少条腿呢?”“少了190-168=22(只)”学生马上做出回答。“这22条腿到哪里去了呢?”“被兔子提起来了。”“那么现在你们知道有多少只兔子了吧。”“有11只兔子。”许多学生欢叫着。
“鸡兔同笼”的这一解题方法,应当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采用了比较幽默的语言和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学生一下子就明白少了22条腿,而每只兔子少了2条,因此有11只兔子。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就低很多。而且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乐学。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评价语言要富有激励性
首先,积极的课堂评价语言可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把握评价的时机,充分利用评价语言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特别是在学生智慧的火花出现时,教师一定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例如在教学“找规律”一课时,教师在出示蓝猫和小新的图后,通过认真分析,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xl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4-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