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定额管理办法:
第1章总则
第1条为控制生产中原材料的投料数量,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规范公司对工艺定额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车间的工艺生产定额管理。
第3条工艺定额是指生产加工过程中应达到的原材料正常消耗的数量标准。工艺定额是原材料成本控制中生产投料数量的依据。工艺定额包括原材料的有效消耗和工艺损耗两部分。
1. 有效消耗是指构成产品的材料净耗,如产品净重的消耗或净含量的消耗。
2. 工艺损耗是指生产准备和加工过程中由于产品形状或性能必须产生的损耗,如机械加工产品的边角余料、化工产品的工艺损失等。这些工艺损耗是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不可回收利用的。
第2章相关部门责任
第4条技术部职责。
1. 技术部负责确定工艺定额。
2. 技术部应根据工艺定额确定相应的工作规范并编制成册转交给生产部。
3. 在日常生产中技术部所派出的工艺员应加强对工艺定额的执行管理。
4. 技术部应定期测算生产的工艺定额,当生产条件(包括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变化时应及时修订工艺定额,并更新相应的文件。
第5条生产部职责。
1. 推行符合工艺定额要求的工作规范。
2. 收集与工艺定额相关的数据,定期分析生产车间对工艺定额要求的执行状况。
第6条生产车间职责。
1. 组织生产人员按照工艺定额的要求进行生产。
2. 当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应积极向技术部申请修订工艺定额。
3. 负责协助技术部修订工艺定额。
第3章工艺定额的编制
第7条确定人员。
1. 新产品试制任务确定后,技术部经理应任命相应的技术人员确定工艺定额。
2. 确定工艺定额的技术人员参加调研、试制、工艺方案编制、产品鉴定等新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以便熟悉产品的工艺要求、生产环境、生产技术水平等各个方面,掌握确定工艺定额的基本数据。
第8条收集资料。
销售部、采购部等相关部门应配合技术部收集与公司正在确定的工艺定额相关的资料并交给确定工艺定额的技术人员。
第9条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编制。
1. 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编制范围。构成产品的主要材料和产品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辅助材料,均应编制消耗工艺定额。
2. 编制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应在保证产品质量及工艺要求的前提下,经济合理地使用材料,最大限度地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材料消耗。
3. 编制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三点。
(1)产品零件明细表和产品图样。
(2)零件工艺规程。
(3)有关材料标准、手册和下料标准。
4. 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编制方法。
(1)技术计算法。根据产品零件结构和工艺要求,用理论计算的方法计算出零件的净重和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性损耗。
(2)实际测定法。用实际称量的方法确定每个零件的材料消耗工艺定额。
(3)经验统计分析法。根据类似零件材料实际消耗统计资料,经过分析对比确定零件的材料消耗工艺定额。
第10条劳动定额的制定。
1. 劳动定额的指定范围。凡能计算考核工作量的工种和岗位均应制定劳动定额。
2. 劳动定额的形式有以下两种。
(1)时间定额。时间定额又称工时定额,是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量所规定的时间消耗量, 即对车间工人加工一个零件、装配工组装一个部件或一个产品所规定的时间。
(2)产量定额。产量定额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合格品数量。
3.
工艺定额管理办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