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果钦哲仁波切开示
选自《顶果钦哲法王传》(增订版、百岁纪念版)中的《顶果钦哲仁波切简短开示选集》和国内版
《成佛之道殊胜证悟道前行法》的附录部分
《顶果钦哲法王传》(增订版、百岁纪念版)
The Life and World of Dilgo Khyentse Rinpoche 增订本
作者:马修•李卡德编译:赖声川
出版社:雪谦文化(全佛)
目录
一、《顶果钦哲仁波切简短开示选集》(注:题目皆由译者增添)
关于上师
关于心的本性
记得死亡
空性就是上师
关于慈悲
妄念
我执
三乘
心与见地合一的口诀
证悟和迷惑的现象
心与觉性
心的本性
修行的步骤
执著于“我”
日常的愿望
主宰自己的心
再论上师
精要指示
二、国内版《成佛之道殊胜证悟道前行法》的附录部分
让修行融入你的生活
自我与他人
心
修行
菩萨心智慧心
直指心性
闭关教言
心灵之歌(略,第一部分《顶果钦哲仁波切简短开示选集》已经涵盖)
献给父母的歌
觉相三身金刚道歌
超越时间的生命
一、《顶果钦哲仁波切简短开示选集》
(注:题目皆由译者增添)
关于上师
一颗水晶放在任何一块布上,不论白、黄、红或黑,就会透出那一块布的颜色。同样地,经常跟你在一起相处的人,不论他们影响是好或坏,对于你生命和修行的方向,会有极大的影响。
应该花时间和真正心灵的朋友相交,这会让我们对所有众生充满爱,同时也会帮助我们看到什么是负面情绪和憎恨。和这样的朋友在一起,学习他们的作为,自然能让我们浸淫在他们优良的特质中,就如同环绕金山飞行的鸟儿,沐浴在金色光芒中。
为了让自己从六道轮回痛苦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达到证悟的全知,我们必须依赖一位真正的老师。这样一位老师一切的思考、言语和行为永远全然依据佛法。他能够告诉我们怎么做才能够在道路上进步,怎么做才能避免障碍。一位真实的心灵老师就是一面帆,让船快速地渡海。
如果相信他的话语,就很容易找到六道轮回的出口,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那么珍贵。证悟并不能只根据自己的想法就可以达成,修行的每一个阶段,不论是根据经教或密续,都需要一位够资格的老师讲解。
话说所有过去的佛,现在的佛,以及未来的佛,都必须跟随一位老师才能够成佛。
佛陀的开示广大,密法传承众多,涉及的主题无尽。缺少老师的口诀指示,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如何把这么多的法教浓缩到最精要的点上,以及如何实修。
虽然上师在我们面前呈现的是平凡的人形,行为举止看起来也都像凡人,事实上,他的心与佛陀无二无别。上师和佛陀之间的唯一差别,就是上师对我们的慈悲,而这个慈悲事实上已经超越所有过去的诸佛——因为虽然过去的诸佛都已得到完美的证悟,但是我们既无法亲自见到他们,也无法听到他们的开示。而我们的心灵老师,是在我们此生中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可以见到他,从他那里得到指示,引导我们离开六道轮回的泥泞,走向证悟。
关于心的本性
为了验证无生自性的高地,我们必须溯源而上,认清自己意念的源头。要不然,一个念头会带出第二个念头,第二个念头会带出第三个,永无止尽。我们经常被过去的回忆所骚扰,被未来的期望所牵引,当下却毫无醒觉。
是我们的心,引领我们进入娑婆轮回的迷途。我们对心真实的本性是盲目的,只知道紧紧抓住自我本性所幻化出来的意念,以致觉性被固化成像是“我”和“他”、“可欲”和“可恶”,以及许许多多其他的概念。这就是我们创造娑婆世界的方式。
反过来说,如果不让念头固化,如果能够认清念头的空性,那么每一个在心中生起和消逝的念头,都能够让我们对空性的体现愈来愈清晰。
在最冷的冬天,寒冻使得湖川结冰;水变成固态,能够承受人、动物、和车。春天到来,大地和水温暖起来,开始解冻。冰原来的硬度到哪里去了?水是柔软的、流动的,冰是硬的、尖的,我们哪能说它们相同?但是我们又怎能说它们不同?因为冰只不过是固化的水,而水只不过是溶化的冰。
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觉受也是相同的。我们执著于现象的真实性,不断的在吸引和排斥之间、享乐与痛苦之间、得与失之间、有名与无名之间、称赞与责备之间受尽折磨,于是我们的心固化了。我们必须将概念的冰化解为内在自由的活水。
六道轮回和涅槃的一切现象都像彩虹一般地现起,而跟彩虹一样,它们并非具实存在。一旦我们认识到实像的真实本性,也就是本性为空,却同时能现起为万象的世界,那么我们的心将不再受幻觉所驱使。如果我们知道如何令念头在现起时即自我消溶,它们就会像飞鸟划过天空一样地划过我们的心——不留下任何痕迹。
保持这单纯的状态。如果遇见快乐、成功、繁荣,或者其他有利的条件,把它们视为梦和幻象、不要执著。如果患上疾病、被人毁谤、权益被剥夺,或者遭受其他身体上或心理上的折磨,不要灰心,反而要重新燃起慈悲心,发愿因着自己的痛苦,愿所
顶果钦哲仁波切开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