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疾控中心免规科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encephalitis B)
内容提要
概述
流行概况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与预后
报告要求
防控意见
概述
国际上称日本脑炎
乙型脑炎病毒引起
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
蚊虫叮咬传播
有严格的季节性,夏秋季流行,集中于7、8、9三个月,十岁以下儿童最易感染,主要分布在亚洲。
临床特点: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
可有后遗症
流行概况 --乙脑
病原学
1、黄病毒,嗜神经性
2、球形,直径20-40nm,内为单股RNA病毒,
外膜含膜蛋白和外膜蛋白,具有凝血活性
3、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对温度、乙醚、酸很敏感
4、病毒进入机体后抗原性稳定,机体产生三种抗体
发病机制
人蚊虫叮咬病毒进入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入血病毒血症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
病原体:病毒的数量、毒力
人体:机体的免疫力、防御功能
免疫力强:隐性感染或轻型病例
免疫力低下: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流行病学
1 、传染源:为家畜类,主要是猪,其次是马、牛、羊等
2 、传播途径:虫媒传播,蚊类为主要传播途径,其中以三带喙库蚊最重要
3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成人多数呈隐性感染,发病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以2-6岁发病率最高
流行病学
4、流行特征:
具有严格的季节性,80-90%的病例集中在7、8、9三个月
地理环境和气候不同,华南,华北,东北发病高峰不同,均与蚊虫的密度曲线相关
4-5年为1个周期
乙脑 晋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