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产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2例凝血功能指标检验分析.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产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2例凝血功能指标检验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产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2例凝血功能指标检验结果。
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1月来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20例,其中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产妇22例作为观察组,98例正常妊娠顺产或剖腹产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凝血功能指标PLT、PT、APTT、TT以及Fib进行检查,比较两组产妇凝血功能指标情况。
结果:观察组产妇在发病时甚至发病前就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观察组产妇凝血功能指标PLT、PT、APTT、TT以及Fib测定结果与对照组产妇凝血功能指标测定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产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病早期凝血功能指标就显现异常,临床医生应提前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及时发现与治疗,减少死亡率。
关键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凝血功能检验分析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103-02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非单独性疾病,系多种病因引发的一种复杂性的临床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情发展迅速且病情严重,凝血功能指标异常突出[1]。如果治疗不及时,易威胁到产妇的生命安全。随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功能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也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重视,对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检查及预防成为临床医生需要考虑的问题,由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病时凝血功能指标异常突出,所以很多临床医生开始对产妇的凝血功能指标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2例产妇的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检查分析,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产妇凝血功能指标的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1月来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20例,产妇年龄在20岁-4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岁。其中68例产妇进行顺产,52例产妇进行剖腹产。120例产妇中有22例产妇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将22例产妇作为观察组,22例产妇中有14例产妇为第一胎,5例产妇为第二胎,3例产妇为第三胎。22例产妇产后均出现阴道大量出血,根据临床体征以及各项指标检查判定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另外98例为健康产妇,98例产前均无出血性、凝血性疾病和其他疾病,产后无并发病,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
。所有产妇入院时即进行凝血功能指标PLT、PT、APTT、TT以及Fib筛查。首先静脉采血,采用EDTA-K2抗凝血测定PLT,将血液样本及时送检。采用枸橼酸钠抗凝血液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分离血浆,按凝固法原则,使用CA-1500血凝仪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进行测定。所使用测定的仪器均为配套仪器。
。使用SPSS ,使用X检验数据变化,组间差异P<,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凝血与抗凝血、纤溶与抗纤溶系统在人体血液起到重要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凝血与抗凝血、纤溶与抗纤溶两者相互约束,始终保持平衡,使人体血液的流体状态和凝固性保证

产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2例凝血功能指标检验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qpkhvg37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