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简报
电子期刊
第6期
桐庐县交通运输局办公室 2015年2月16日
本期导读
交通要闻
我县第一套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安装完成
桐庐海事施行“查处分离”优化水路交通行政处罚模式
动态工作
运管处赴上海考察取经提升监管执法能力
路政大队全力打造春运平安和谐大通道
◆简讯信息
交通要闻
我县第一套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安装完成
长期以来,针对超限超载车辆的查处,路政执法人员主要依靠人为拦车,设立固定检测点和流动检测仪对涉嫌超限超载车辆进行检测和管理,这一传统的治超模式目前已不能满足现有环境的治超管理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治超要求,
近日,桐庐县路政大队投入150余万元引进了一套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非现场治理超限超载执法系统,安装在俞前线窄溪大桥头。目前已安装完成,设备正在调试。
该套治理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取证系统又称超限自动检测抓拍系统。设备投入使用后,路政执法人员即使不在路面检查,办公室内的电脑系统也会提示公路上是否有超限货车经过,它与交警的“电子警察”相比,除了路面上方安装了摄像头,还有称重感应器,摄像头会自动拍照,记录车型等信息。
这些信息将通过中控系统,实时传回治超办公室的电脑。如发现有超限车辆,系统除了将车辆信息记录下来,还会自动报警,路政执法人员就可依据该系统传回的数据,通知车主限时到路政处罚窗口接受处理。对不按规定及时接受处理的车辆,路政大队将统一抄告公安交警、交通运政、农机、安检等部门,使有超限违法记录未处理的车辆无法通过年检。
(路政大队:童兆坤)
桐庐海事施行“查处分离”优化水路交通行政处罚模式
日前,桐庐海事违章处理中心对一起船舶因未按照规定的航路或者航行规则航行行为的违法案件实施了行政处罚,与以往水路交通行政处罚不同的是,该案件由现场执法人员检查发现、由违章处理中心实施处罚,实现了
“查处分离”。据悉,这也是桐庐航区该案由首个“查处分离”行政处罚案件。
当日,桐庐海事东门所执法人员在富春江柴埠段巡航检查时发现,当事船舶不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规定,在下行经过柴埠大桥时穿越上行桥孔,该行为严重影响船舶航行及施工桥梁安全。现场执法人员当即拍摄了照片,制作了现场检查笔录,收集了有关证据,通过网络及时报送违章处理中心;违章处理中心对现场执法人员移交的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对当事人就案件事实进行了调查核实,并告知其违法事实、处罚理由、依据和享有的权利,最终对其依法作出罚款一千元人民币的行政处罚。
据了解,桐庐海事违章处理中心于今年1月成立。该中心的成立,意味着“查处合一”的传统水路交通行政处罚模式得到彻底改变,行政处罚的程序更加规范,权责更加明确。该处一名执法人员表示,新的查处模式一方面能使得执法人员权力得以均衡,互相起到监督制约的作用,确保处理案件的公正性,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另一方面使基层一线更多的执法力量投入执法检查,执法重点更加突出,提高了执法效率。违章处理中心负责人介绍,“查处分离”对违法行为的处理更加严格、严谨,能高效对违法主体做出行政处罚,整个处理过程公正、公开、透明。
(海事处: 方明君王振宇)
动态工作
运管处赴上海考察取经提升监管执法能力
为更好地推进道路运输管理工作,提高运政执法能力,加强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监管水平,近日,在桐庐运管处处长陈爱萍的
交通简报-桐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