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外因素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影响
摘要:短期偿债能力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分析来说至关重要,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绩效、融资能力等多方面,它已经成为财务分析的核心内容。本文从表内外因素对短期偿债能力比率进行分析,以了解现有的指标评价所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短期偿债能力影响因素
现代社会,企业负债经营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因此企业的偿债能力必然会受到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对一年内到期债务的清偿能力,一般均以现金清偿,对企业资产变现能力要求较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清偿长期债务的能力。如果企业保证一定的短期偿债能力,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相应的得到保障,因此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正常运营起着重要作用。
一、表内因素对短期偿债能力比率的影响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分为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静态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动态指标主要是现金流量比率。这四大指标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在运用分析中发现,这四个指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应收账款作为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的构成项目,在计算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时以其账面价值为计量依据。在会计计量下,应收账款是以实际发生额计量入账的,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现金折扣的情况,由此将可能导致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偏离实际情况。具体而言,应收账款作为企业对未来资金的一种所有权,其未来收回资金的价值低于现时计入账面的资金的价值,尤其在客户享受企业所给予的现金折扣时,由于我国会计制度规定现金折扣按照总价法核算,因此收现金额与现时金额的差异将会更大。此外,由于流动负债中大部分负债需要支付利息费用,这些利息费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负债的一部分,导致实际上的流动负债大于账面上的流动负债,由此计算而来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便会高于实际情况。
。存货作为流动资产的构成项目,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流动比率。一是由于存货变现速度慢,且可能由于积压、变质和抵押等原因,使得存货的变现金额与账面金额具有较大差异。二是期末存货计价和发出存货计价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期末存货计价是采用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发出存货计价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由于存货市价变化情况与存货计价方法存在差异,因此按照存货账面价值计算的流动比率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实际的流动比率。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预收款项,常常是企业预先向客户收取的销货款或者客户为订货而预付的货物定金。会计准则将其作为企业的一项流动负债处理,然而企业只需要在未来约定好的时间向顾客交付相应的货物或者劳务即可,无需用现金偿付该项负债,因此在计算速动比率时,应将该项目作为无需用现金清偿的债务,无需在该比率中反映。
二、表外因素对短期偿债能力的影响
。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是指银行已同意、企业尚未动用的银行贷款限额,企业可以通过该项贷款随时增加现金,提高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和支付能力,从而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战略要求常常会在特定时期将一些长期资产变现从而增加企业资
表内外因素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