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组者:朱希雨,张杰,潘狄文,王全伟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二者联系(探索之路)
大跃进运动是八大二次会议后开始的,是在经济领域追求高速度、高指标。在农业领域表现为“以粮为纲”,浮夸成风,在工业领域表现为“以钢为纲”,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核心是全民大炼钢铁。先从农业领域开始再发展到工业领域。这次运动违背客观客观规律,拔苗助长,结果造成资源浪费,冲击正常生产,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重大损失,人民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上通过的决议,由原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过渡到人民公社,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可以说是大跃进的产物。是农村所有制形式的变革,属于政治范畴,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表现为大刮共产风、“一大二公”。此次生产关系的变革,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群众觉悟的思想水平,不切合实际,搞平均主义,实际了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利益,最终造成生产混乱、生产力水平下降,破坏了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它实际是大跃进在农村的翻版和扩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说明当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都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助长了浮夸、蛮干的风气,二者是独立的两个历史事件,都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探索活动,都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严重失误。二者共同的表象是追求高速度、高指标,实质是一个体现在经济领域,一个体现在政治领域。
执行中的问题: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提出: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大跃进”运动
农业上高指标带来高估产,引发各级干部浮夸风。工业上以钢为钢,全民大办钢铁。
表现:
评价:
可贵地热情
打乱了国民经济地正常秩序
人民公社化运动
《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背景:
评价:
超越我,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群众地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地发展。
国民经济地全面恢复与调整
恢复与发展: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调整:
措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大跃进时的报纸(一)
湖北幸福社十一
亩亩产3215斤
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
谷子跃
过万斤
大跃进时的报纸(二)
迈开英雄的步伐踏进一九五八年
粮食产量竞相放卫星
6月8河南遂平县亩产“2105斤”---6月16日,湖
北谷城“4353斤”---6月30日河北安国“5103斤”
7月22日福建闽侯“7275斤”---8月1日湖北孝感
“15000斤”---8月22日安徽繁昌“43075斤”---9月
18日四川郫县“824525斤”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