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廉书、话修身征文13篇
篇一
作为一名乡镇公务员,自入职的第一天起,对廉洁的认识便植入我的脑海中。我认为,廉洁是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以权谋私,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正如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的注释:“不受曰廉,不污曰洁。”
从事乡镇纪检工作以来,更是与廉政结下了不解之缘,正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对廉政知识的学习便多了一份责任和动力。近期,我读了《中华传统八德诠解丛书》之《廉德诠解》(宋立林、王晶著;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给了我很深的启发,我认识到,廉在于克己奉公,在于管住自己。
管住自己,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这样的滑坡和动摇,往往是从小事开始的。“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领导干部的蜕化变质,或在政治上被人打开缺口,或在经济、生活上悄然倒下,这都是因为理想信念动摇,进而带来政治上的变质,生活上的堕落。因此,我们要管住自己,就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觉悟,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牢牢夯实政治和思想上的防洪堤,让理想信念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有丝毫动摇。
管住自己,就必须常怀律己之心。常怀律己之心,既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坚持拒腐防变的重要措施。同样的生活环境,为什么郑培民、牛玉儒等一批领导干部能始终保持对党的事业的执著追求,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而刘铁男等腐败分子却出现了自我变质,自我毁灭。这里面原因虽然很多,但主要还是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时,自律意识淡化,自控能力减弱,没能管住自己,造成自我放纵、私欲膨胀的恶果。在新的形势下,党员干部所经受的诱惑越来越多,要想在金钱、权力、美色等诸多诱惑面前不动心、不丧志、不失足,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初、慎独、慎微,就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理论和先进思想武装头脑,自觉增强党性原则,不断提高党性修养,用坚定的信念,坚强的党性,约束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觉悟,做到不为物欲所累,不为名利所惑,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
管住自己,必须正确对待名利得失。正确对待名、权、位、利,是我们面对的一个现实的考验。我们应该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平常心看待名、权、位、利,立志做实事,立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管住自己,必须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我们每个干部都应深知,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为个人捞取好处的工具,面对种种诱惑,应当做到不动心,不失志。
让我们在面对诱惑时,管住自己的心。我们每个干部要时时问问自己:我们入党是为什么?当了干部要干什么?工作期间能为百姓做点什么?经常这样问自己,就能使我们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筑起反腐防线。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要因为贪吃而让党操心,让群众伤心。要管住自己的手,时刻牢记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做立党为公的模范,做无私奉献的模范,做反腐倡廉的模范,用管住自己的实际行动,筑成一道思想上的防线,认真工作,为纪检事业添砖加瓦。
篇二
读了《历史的教训》(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著 中国方正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受益匪浅,感悟颇深。
《历史的教训》一书,通过提纲挈领的精细线条,简练地勾勒出历史与人类生活方面的紧密关系。全书共十三章,八万多字,虽说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可以说字字珠玑。书中作者分析了地理、种族、性格、道德、宗教、经济、社会主义、政府、战争等十个方面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各自不同的作用,以及人们可以从中吸取的教训,同时,全面地阐述了历史的发展规律。
纵览全书,感悟深刻的第一印象是:人性难变。较之于物质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性更难改造和蜕变。该书作者也承认“人类的本性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这说明人性变化是极其缓慢的。人性中的欲望一旦膨胀便很难控制,所以前人犯过的错误,后人往往还会再犯。回往历史,中外历朝历代的衰败和灭亡,虽然有其各种各样的复杂原因,但是腐败滋生蔓延不可遏制,而加速了政权的崩溃消亡。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春秋战天国奢靡腐败使之灭亡;清朝末年因腐败加速灭亡;法国路易十六世靡腐遭灭及苏联由于信仰动摇导致政府官员腐败,加速了社会主义政权的瓦解和解体等等。腐败不除,国将不国。当前,我国经济正在高速发展,为了保证其顺利前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反腐倡廉显得尤为重要。在高压态势的打击下,一些贪官污吏纷纷落马,反腐倡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鉴于腐败具有复杂多样的原因,其最主
读廉书、话修身征文13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