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文献学.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2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文学批评文献学(电子文本)
著者:孙立
著者版权声明:此著印刷本由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此电子文本的版权属著者孙立所有,欢迎读者阅读并批评指正。如需要整体翻印此电子文本或将此文本用于其他任何网站者,须先行与著者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使用。特此敬告。
著者工作单位:中山大学中文系
著者E-MAIL:******@zsu.
凡例
本书范围以诗文评文献为主,兼及戏曲与小说批评文献。
二、体例大致以时代为序,由上古至晚清,断代分章叙录;又每章各撰概说一节,叙各代文献分布与现状。概况以下,分单篇文献、诗话文话、词话曲话、选本评点、笔记杂著及书信序跋等文献形式。
三、本书叙录之文献,以现存传世文献为主,偶兼存目文献。
四、本书于重要文献作简要题解,叙其卷数、作者、版本、著录、体例及主要内容,对几部特别重要且影响深远的更辟专节予以叙论,除介绍上述题解内容外,对研究现状也予以说明。一般文献则列书目,记其作者、常见版本,以方便读者查找利用。
五、本书选择题解的文献,一般以目前最完善或较常见的版本为依据。
六、本书选目大致于上古至魏晋六朝文献从宽,内容叙述也较详;隋唐以后因资料渐丰,故叙录从严。
七、现藏日本国汉刻及和刻中国文学批评文献也尽量收录;如属较为常见的文献则视情形而定。
八、日本国现存之和刻中国古代诗文评文献集中附录于卷尾。
目录
凡例
先秦文学批评文献
概说
经部文学批评文献
子部、集部文学批评文献
汉代文学批评文献
一、概说
二、经部文学批评文献
三、史部文学批评文献
四、子部文学批评文献
集部文学批评文献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文献
一、概说
二、专门文学批评文献
三、文心雕龙
四、诗品
五、子部、集部中的批评文献
六、其他辅助参考文献
隋唐五代文学批评文献
一、概说
二、单篇文献
三、论诗诗类文献
专著类文献
选本类文献
诗式
二十四诗品
其他参考文献
宋金元文学批评文献
一、概说
二、单篇文献
三、诗话词话类文献
四、沧浪诗话
五、文章学文献
六、笔记类批评文献
七、其他文献
明代文学批评文献
一、概说
二、诗话词话类批评文献
三、选本评点类批评文献
四、文集中的批评文献
五、笔记传记杂著类批评文献
六、其他类文献
清代文学批评文献
一、概说
二、诗话文话类批评文献
三、词话曲话类批评文献
四、选本评点类批评文献
五、文集中的批评文献
六、笔记杂著类批评文献
附录一日本国现藏和刻本中国诗文评类文献书目
附录二主要参考文献
先秦文学批评文献
概说
先秦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发轫期,也是中国文学批评史开始萌芽到逐渐生长的时期。同先秦文学一样,此期的文学批评也是不自觉的。文学的创作者和阅读者在创作或阅读的过程中,不免会有一些想法。他们或诉说创作的目的、甘苦,或发表对作品的意见、看法,这些对文学创作和文学阅读的想法。由于在当时还没有一个独立的载体供发表意见的作者使用,所以他们的想法,或者直接地表现在作品当中,如《诗经》和《楚辞》中都有相关作者所发表的对创作的意见和想法;或者将阅读的意见和对文学创作的想法依附于其他著述当中,形成了文史哲不分家的局面。因此,此期的文学批评文献在分布上是较为广泛的,在经、史、子、集四部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而专门的文学批评文献却还没有产生,这也是与早期人文科学门类不清的混沌状态相一致的。
由此,先秦文学批评文献便具有了以下几个特征,一、片断性。由于此期尚无专门的文学批评家,所以有关文学的思想和文学理论,大都是文学创作者或其他人文学者所发表的一些片断性的意见,除儒道两家外,其他各家的文学思想均缺乏系统性,因此文献文献也表现出片断性的特点。二、交叉性。由于此期还没有产生专门的文学批评形式,文学创作本身也处于一个没有完全独立的位置,所以带来了两种情况,一是作家和批评家的意见往往包含在其他门类的著述当中,二是文学批评的文献也同时成为其他诸如历史学、哲学、美学、艺术学的文献,这种文献文献的交叉性,是先秦时期文学批评文献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三、功利性。由于此期的文学批评家往往同时是政治家、思想家、史家,而批评史文献又往往依附于其他门类的著作当中,所以此期的文献往往体现出了文献作者的身份特点,即多以政治家、思想家、史家的眼光去看待文学作品,从而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
先秦的文学批评文献,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西周时期,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先说西周时期的文学批评文献。如众周知,汉字起源甚早,但早期文字如甲骨、金文,多是一些与卜筮、事功相关的内容。从西周开始,随着诗歌这一体制的逐渐成熟,人们也开始对诗歌这一类的文学形式发生兴趣,尽管资料显示,周人对《诗经》并非以一种纯文学的

中国文学批评文献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eamclb
  • 文件大小625 KB
  • 时间2018-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