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接案”是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 )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
A. 协商
2. “决定介入策略”这一步骤处于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 )阶段。
A. 接案
3. 社会工作者在制订服务计划时所需关注的对象是( )。
A. 要改变的人际关系
⒋小希患有轻度自闭症,是社会工作者大志的服务对象。小希今年6岁,应该上学了,但其所在社区的小学不肯接收。为了帮助小希能够就近入读该小学,大志特别拜访了医院的临床专家,向他请教有关自闭症的病理和相关知识,征询他对于小希就学的意见。在得知小希的身心状况基本可以适应普通学校的学习生活后,大志又请了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为小希做进一步测试,对小希的情况有了全面了解,并将各领域专家的意见告知该小学。同时大志就小希的入学问题与校方进行了沟通。本案例中,大志采用的方法是( )。
A. 心理辅导
5. 社会工作者小陈一年来一直在协助C社区的居民就搬迁安置和补偿标准与开发商进行谈判。在小陈的协助下,社区居民组成了维权小组,他们参与了社区重建规划的修改,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得到了增强。此时小陈因工作调动结束了在C社区的工作。在结束与C社区的工作关系前,小陈需要做的工作之一是( )。
A. 肯定社区居民的能力,增强其信心
,减轻居民的忧虑
,免得社区居民伤心
6. 小明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一向品学兼优,近来,老师发现小明不仅学习成绩下降,而且变得沉默寡言,身上还常常青一块,于是把小明的情况告诉了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小明父亲去年失业,最近母亲又与父亲离了婚。父亲经常借酒浇愁,醉酒就打骂小明。社会工作者在与小明的面谈中发现,小明害怕回家后再遭父亲打骂,已向同学借了钱,查好了南下广州的列车时刻表,则社会工作者应该(
)。
A. 辅导小明提高与父亲沟通的技巧,降低被打的风险
,对虐待事实进行确认
,告诉他不要着急,以后会帮他处理这个问题
,并联系儿童保护中心提供庇护
7. 新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要从事儿童服务。该中心的社会工作者近期在社区开展了“预防儿童性侵害”和“0~3岁儿童的早期教养”等活动。在上述专业活动中,社会工作者可以担当很多角色,其中特殊的角色是( )。
A. 支持者
8. 儿童的心理成长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联。社会工作者对儿童所处的抚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积极介入,是基于儿童的( )。
A. 探索性
9. “留守儿童之家”的社会工作者发现留守儿童的问题存在共性,表现为:父母忙于工作很少与孩子联系,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容易成为坏人的侵害对象。鉴于此,社会工作者写了《留守儿童的问题与需要》《增加留守儿童服务机构,增设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教育课程》两份提案,通过H省的人大代表提交到省人民代表大会上。在上述活动中,社会工作者采用了( )服务。
A. 支持性
10. 社会工作者在对小学三年级学生小军开展的个案辅导中发现,小军手臂及面部有多处淤青,并且步态不正常,此时社会工作者首先应该( )。
A. 向公安机关或儿童权益保护机构报告
11. 儿童由于年龄小,许多困惑或遭受的伤害很
2010年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考试真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